6月18日,經過兩個多星期時間的上映,金雞離下映的時間越來越近了,電影總票房已經達到139億,不但打破了泰囧保持的131億最高票房記錄,還超出了很多。
6月19日金雞總票房達到141億。
20日,總票房143億,超過了彭毅誠最初預測的最低票房及格線。
21日,總票房144億
22日,總票房145億
25日,總票房148億
這個票房成績,已經無限接近于舒茵跟彭毅誠打賭的15億總票房了。
現在沒人再懷疑金雞這部電影是否算是經典電影了,一部文藝電影,在完美融合喜劇元素的同時,還獲得了如此驚人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未來在影視的高度已經不言而喻,大部分華國觀眾此時都在猜測它最終的高度會達到什么程度。
29日,金雞下映前夕,電影總票房順利突破15億,不過在這之后,每天的票房只有不到300萬,幾乎已經沒有什么票房潛力了。
畢竟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熱潮,15億票房,按照平均每張票30元來算的話,有超過五千萬人次觀影,這個數字已經很恐怖了。
但金雞創造的記錄依然在不斷刷新,畢竟現在它已經是華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了,哪怕只增加一塊錢的票房,也能把華國電影票房記錄提高一塊錢。
截止到7月5日,金雞徹底下映,電影總票房超過155億,即使這個時候單日票房已經降低到100萬以下了
這個數據,讓和金雞同期上映的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望塵莫及。
哪怕光輝文化集團一開始動用了大規模的宣發經費,在全國無數媒體平臺上打廣告,甚至不惜發動水軍貶低金雞捧他們的電影,也依然無法和金雞的成績相比。
大導演王瀟帥拍攝文藝電影是一把好手,但拍攝商業電影卻水土不服。
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從一上映開始,就口碑撕裂嚴重,喜歡的人把這部電影捧上天,不喜歡的人卻把這部電影踩到地里。
在這部打著青春偶像電影旗號的青春片里,80年代90年代出生并長大的年輕人,存在的無知、盲從、沖動、自私等問題都展露無遺。
三角戀、未婚懷孕、閨蜜撕逼、車禍,這部電影是一樣不少。
雖然電影里也描述了一部分青春美好和值得懷念的細節,但大部分都是陰暗、灰色的。
這樣的電影劇情,對絕大多數主流觀眾,尤其是年觀眾來說,是沒辦法接受的。
電影故意放大了年輕人的弊病,放大了社會對年輕人的壓力,讓電影中的角色心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
青春電影中描述的這些現象不是說不存在,但絕對不是社會主流。
王瀟帥將電影的鏡頭對準了這種年輕人的陰暗面,作為觀影主要群體的年輕觀眾怎么可能接受。
因此,除了青春剛剛上映的第一周時間里,電影靠著偶像明星演員陣容吸引到了大量粉絲觀看。
從上映第二周開始,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就直線下滑。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票房成績掉的太恐怖,金雞也不可能在上映了一周多時間后,排片量不減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