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生命中,難以忘記美好
這邊,欽差出發往永安召樂正云秀進京,那邊,經過一個月的跋涉,陳縣令與欽差到達京師,在驛館里淋浴更衣,等待皇帝召見。所謂忠孝以忠為第一,等待期間,陳縣令暫不能回家探望父親,蘇尹筍第一時間來到驛館向老主人通報消息說:“東翁,京城里紛紛揚揚,都在說童謠的事,這兩首童謠我似聽樂正云秀在學生面前唱過,務請東翁留意。”
等待召見的日子里,陳縣令天天被驛蒸催著洗三次澡,生怕他有體臭熏到皇上。洗澡多幾次倒無所謂,可自個沒這么多套可以換洗的衣服,想通知家里送,驛蒸不讓。三天后,皇帝終于宣旨召見了,陳縣令跟著內待來到宮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陳縣令的聲音有些發抖,這是今生第二次見皇帝,第一次還是七年前剛考中進士那會兒,因為名次不高,被排在后排,連皇上的臉都沒看清。這次也一樣,站下面距皇帝還有幾十米的路,幸虧陳縣令長年勸農,體能很好,聲音宏亮,方引起皇帝的注意。
“前些日,愛卿所想的運輸楊梅之法,深合朕之意,又傳你在永安縣內勸農勸學之事,頗有政績,愛卿近前細細回來。”讓大臣靠近皇帝答話,是一種恩寵,陳縣令在內待引導下,來到距皇帝約二十尺的距離內停下。
看到陳縣令的面容,皇帝有些失望,在他的想象中,整天勸學的縣令,應當是個面白須長的大儒模樣,可實際見到的卻是面皮幽黑,身板挺直的中年人,不象文人更象武夫。陳縣令天天在外勸農勸學,日哂雨淋的,還能保持得白白嫩嫩才怪呢。
雖然心中不喜,可能想出用缸運輸楊梅,深得劉貴妃歡心,這筆功勞卻不可不記。皇帝夸獎了幾句后,道:“愛卿勞苦功高,朕留你在京中任職,可好?”不待陳縣令回復就問吏部尚書道:“京城何處有從六品官員空缺,呈上來給朕。”
“啟亶圣上,下官曾發誓以勸農勸學為己任,志非在為官爾。”陳縣令看著皇帝手翻著花名冊挑選,大著膽子回復了一句。
怎么,嫌棄我給的官小,想到太學任教?太學是國家最高學府,里面的老師不算正式官員,可都是名聞天下的飽學之士或退休的四品以上大臣,進這里面任教,是無上的光榮,皇帝臉色變了變。
陳縣令不知皇帝為什么臉色突變,心中一驚,說:“下官深知國之根本在于農,農之根本在于學,在永安縣時,曾習得一首民謠。”見皇帝微微點頭,陳縣令跪著唱起來: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裊裊炊煙勾勒一副畫卷
酸甜苦辣咸色香味俱全
洋洋灑灑譜寫一闕詩篇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
十八般廚藝征服你舌尖
酸甜苦辣咸色香味俱全
垂涎到不羨鴛鴦不羨仙
民生足而知好學,好學而知禮節,知禮節方知天地君親師。”
一聽說民謠,大臣們相互交頭接耳,可因帽翅太長,頭一轉就相互碰撞,情景極其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