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和酒餅都準備好了,但程奶奶卻只收到櫥柜里,并不急著做酒糟。她生了三個兒子,兒子又生了兒子,酒糟她已經不知道做過多少次,早就駕輕就熟了,等到差不多到預產期時再動手不遲。
但是豬腳姜她還沒有做過,就沒有什么信心,因此還不等秦崝大批量買回來豬蹄,她就一大早拿著肉票去排隊買了一個回來,同時還買了甜醋和黃肉姜。
“我先買少一點材料,試著做一鍋嘗嘗。”程奶奶跟林蓁說,“不然到時候一煮就一大鍋,要是哪里出錯,那就浪費大了。”
林蓁心里已經熟記了豬腳姜的做法了,不過程奶奶做的時候,她還是跟在了旁邊,說也想學一學。
程奶奶的做法是與她一起去買菜的當地老太太熱心傳授的。
先將黃肉姜去皮,然后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橫刀拍裂拍碎。
豬蹄剁成塊,汆水去掉血沫,清洗后把笸籮架起來瀝瀝水。
把黃肉姜和豬蹄塊放進無油無水的炒鍋里,炒干水份,然后轉移進陶瓷大湯鍋里,加入甜醋,大火燒開后往里面加入煮好去殼的雞蛋,再次燒開之后轉小火煲半個小時,然后關火。
給產婦準備的豬腳姜,一般都是在產前一個月就開始煲好,之后每天煮開一次,這樣讓豬蹄、姜和雞蛋在甜醋汁里泡浸上一個月,借甜醋將豬腳骨的鈣質溶化,產婦飲用后補充鈣質、促進吸收的效果更加顯著。
不過他們現在是為了嘗味道的,倒也不用煮那么長的時間。
但那也不是當天就能直接吃的。因為剛剛開始煮,還沒怎么入味呢!要放到了第二天,差不多同一時間,程奶奶再一次把這鍋豬腳姜燒開后,才盛了兩小碗出來。
碗本來就不大,這豬腳姜更是只占了個碗底。每碗里面就一塊豬蹄、一個雞蛋,還有一小塊姜。
沒辦法,只買了一個豬蹄。本來份量就不多,加上林蓁這會還沒有生呢,多吃了怕上火。
也是因為眼下還屬于春季,氣候比較潮濕,吃點豬腳姜能適當地祛濕,如果是夏天的話,她會盛更少。
而且,也不能一下子就全部都吃光了,要留一些到第三天、第四天,看看浸泡的時間長了,每樣食材在口感和味道上有什么不一樣。
林蓁端起小碗,首先用調羹舀起一小勺醋嘗了嘗。
煲豬腳姜的時候,里面是一滴水也沒有加的。經過烹煮和浸泡,豬蹄里的膠質有些融合在甜醋里了,喝起來比一般的湯水感覺要粘稠一些。
味道上除了甜醋本身的酸甜之外,還多了黃肉姜和豬蹄的辛香,感覺挺開胃的。
雞蛋經過整整一天的浸泡,夾起來的時候外壁掛了一層甜醋汁,吃到嘴里外層酸甜可口、內里因為咬到蛋黃了而綿粉軟糯。
林蓁看著缺了一個小口的雞蛋,想了想,把缺口放到碗里蘸了甜醋汁,再送進嘴里。
果然酸酸甜甜中帶有微辛,十分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