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人好奇的問道。
“無論是漫畫還是影視劇,經常可以見到萘糧時期的武官服飾”
“萘糧朝的武官標準朝服是:頭戴幞頭,身著兩當式掛甲,條帶束腰,草摺分成數塊,腳著烏皮靴。到了近世,這種原始形制的掛甲已經從戰場上消失了,只作為儀式、雅樂某些參與成員的服裝而存在。”
曹七七想了想,抬手在半空中浮現兩尊性質各異的鈤式鎧甲:
“鈤苯現在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成型鎧甲,誕生于三世紀后半開始的古墳時代。這一時代,正好是“騎馬民族征服”的時代”
胄,鈤苯人在大鎧誕生以后,習慣稱之為兜或缽。鈤苯的兜獨具特色,是用長條狀的竹、皮、鐵等扎成,再環向固定,并上漆,通過這樣的步驟做成的。到了平安時代,出現了最鈤苯化的“沖角付胄”。而大鎧,乃至于后來具胴、具足時代,各種形形色色的頭盔樣式,都是從這種“沖角付胄”變化而來的。
鈤苯鎧甲典型的有兩種:大鎧、胴丸鎧、腹卷、當世具足。
日常所常見的其實是:當世具足。
它大致是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胴(仏胴)-胷甲、
草折-腰間的護甲、
佩楯-裙甲、
立挙-裙甲下至小腿的護甲
臑當(筱臑當)-腿甲、
甲懸-腳上的護甲、
袖(當世袖)-掩膊(肩甲)、
籠手(筱籠手)-手臂上的護甲、
手甲(摘手甲)-手背的護甲、
兜缽(日根野頭形)-頭盔、
腰巻-頭盔內的布料等、
眉庇-頭盔眉頭的裝飾、
吹返-頭盔下連接用于保護脖子的護甲、
铔(護頸,日根野式)、
立物(水牛肋立)-頭盔左右兩側的角(牛角傀角)、
立物(日輪前立)——頭盔正前方巨大的日月形狀的裝飾、
面頰(目下頰)-面甲、
垂-垂下覆蓋胷甲的部分、
襟回(系兜的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