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離開后,沈凝便也靠在軟榻上小憩。
說不定要不了幾天,她就可以出發去邊境了,到了邊境也許能有辦法與母后見上一面。
沈凝沒有對任何人說的是,她相信這次的謠言不僅僅只是謠言那么簡單。
她似乎終于有些明白,為何自她懂事起,母后便總是告訴她,她不屬于大齊,她是要嫁到大盛去的,那里才是她的家。
從前她只以為,母后的意思是出嫁從夫,如今卻明白了,那是母后在婉轉的告訴自己,阿凝,你是大盛國人,身上流著大盛國人的血。
甚至這份血脈的價值,在母后眼中,配得起大盛最尊貴的皇太子殿下。
那么,她的親身父母...到底是誰?
是的,饒是之前沈凝還不敢這般猜想,但聯想到母后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態度和安排,她幾乎已經可以百分百確定,她的生父母,一定都是大盛過人。
忽然,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在沈凝腦海中飛快閃過,記憶深處,一張明明十分清冷,卻用一種極為柔和的目光看著自己的那張臉...
沈凝‘唰’的睜開眼睛,她怎么會突然想到母后曾經的貼身大宮女。
那位姨姨的名字叫什么...她甚至都記不起來了...
因為貌似自己三歲之后,就再也沒見過她...
那時候,她還太小了,對母后身邊人的記憶也不甚深刻。
似乎,在她五歲之前的那些年,母后身邊伺候的宮人...似乎總是來來去去,換了一批又一批的...
揉了揉突然有些酸痛的太陽穴,沈凝強迫自己放空,不要再想任何事。
與此同時,遙遠的大齊,荀城。
荀城兩面環山,一面臨水,是自東往西連接京都與邊境要塞的重城,起繁榮富庶半點不比京都差。
走南闖北,來來往往的商客云集,某種程度上來說,比京都還要熱鬧錦繡兩分。
此時,城南一處不顯山不露書的大宅內,二十幾名或文人直裰打扮,或武將鎧甲加身的不凡人物正圍聚在院子中央,三三兩兩議論著什么,臉上有憤慨,有激動,也有憂心忡忡。
不知是誰最先喊了聲:“娘娘來了。”
霎時間,剛剛還議論紛紛的眾人安靜了下來,齊齊看向通往內院的曲折回廊處。
姚凰穿著一身紫紅窄袖錦服,薄施粉黛,發冠高束的昂首而來。
她的衣裙顯然是特意改良過的,剪去了繁復的大袖寬擺,腕肩腿褲處都做了收緊處理,外罩一層直裰長裙,看上去既干練又不失優雅尊貴。
她眉眼間一片沉肅清明,朝眾人微微頷首,便率先抬步進了屋子,在正中太師椅中落座。
一眾人緊隨其后進屋,文武分列,恭敬而不失從容的佇立在兩邊。
這些人,不論是從京都一路追隨而來的文臣,還是從各地駐軍大營趕來的將軍,無一不是姚凰這二十年來培養的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