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寧笑笑:“我沒事了,把話說出來后,舒服許多。我也要睡下了,明天還有事呢。”淑寧想想也對,便應了,臨走前把碗筷收拾好,放在外間,明早自然有人來收。
她一回屋很快就睡著了,所以并沒有留意到,端寧房里的那一盞燭光,直到四更才熄滅。
=========================我是兩天后的分割線==========================
過了兩天,淑寧跟著母親哥哥,又帶上堂姐芳寧,回到了房山的別院。張保對芳寧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但并沒有表現出過度的熱情,這令芳寧感到很安心。她只在這座宅院里待了半個時辰,便已經感受到,這是個與伯爵府很不一樣的地方。
佟氏將她安置在芷蘭院,見她只帶了春燕一個丫環來,便另撥了個伶俐的小丫頭,以及兩個媳婦子侍候她,又對家下人等三令五申,要把大姑娘當成自家姑娘一樣尊重。她囑咐芳寧想什么吃的用的盡管說出來,也不必總到正院里立規矩,只需按自己心意行事便可。芳寧當然不敢照做,但她知道這是三叔三嬸一家的心意,便在心中領了這份情。
第二天天氣晴朗,淑寧一大早就拉著芳寧先去逛了園子。在日漸炎熱的夏季,一個依山靠水又多花草樹木的地方,當然要比別處涼快得多,更何況園中各色鮮花散發著香氣,著實令人心曠神怡。芳寧在這里,倒是享受到了難得的閑情。
淑寧早讓人把芳寧的經書紙卷都送到了觀瀾亭,對她道:“這里涼快,地方又寬敞,看著水眼睛也清亮些,大姐姐不防在這里抄經吧。只是外頭熱起來時,要記得回屋去才是。”芳寧打量了周圍一番,微微笑道:“這里的確不錯,你平日也慣在這里讀書寫字么?”淑寧道:“這里原本是蔡先生給我上課的地方,兩個弟弟便在那邊的凌波臺上,只是如今天熱了,額娘讓我們挪到二院去,所以我只在閑暇時到這里來。我叫個小丫頭在這里聽候吩咐,姐姐只管安心抄經吧。”
芳寧點點頭,坐在案前拿起了筆。淑寧看她抄了半頁,便離開了園子,回前頭上琴課去。
不但是上課的地點變了,連時間也從下午改到了上午,這大概也是考慮到夏天午后人容易發困,不利于學習的緣故吧?蔡先生很贊成這種做法,因為他早上精神會更好;至于楊先生,他覺得新做法更利于他安排自己的讀書時間,而且在二院上課,對住在旁邊院子里的他而言更加方便,當然也不會反對。
其實佟氏這樣安排,固然有天氣的考量,更大的原因,卻是想空出園子來。因為四阿哥那邊傳來消息,他最近極可能會再到房山來一趟。
(我承認,我被一些讀者的想法雷到了,所以,今天稍稍玩一下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