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仆人們的住處。照圖上看來,只有二門外的兩個小跨院有可能住仆人,那四個院子,從規模和構造上來看不象是派這種用場的。她不知道貝子府會有多少仆人,但想到自家前伯爵府,就有一大堆人,貝子府應該會更多。這跟當初想的不一樣,原本以為會住進簡親王府,到別院或小宅住時,不用那么多人也行,但正式開府,就不一樣了。就算她與桐英都不講究排場,但內務府那邊送人來的話,總不能不收。因此,她在回信里寫著,可以在正院后起一排后罩房,若擔心會違例,就分開兩邊起,中間建個小院,作為通向花園的通道就好。
其次,花園里的樹有些少了。有那么多房子在,應該多種些樹,而不是花。就算現在種樹苗下去,過個十年八年,也能綠樹成林,到時候園子里就更涼快了。
第三,小湖水很淺,照圖紙所示,最深不過四尺,是比較安全的,但無法行舟,頂多有個小艇之類的,不如在湖心弄個小亭子,也好親水玩耍。
第四,湖岸不用修得太死板,留一處草坡,緩緩沒入水中,天氣好的時候,便可以坐在草地上看書,或是放放風箏……當然,要確保湖里沒水蛇才好。
……
她洋洋灑灑寫了三大頁紙,才驚覺自己的意見會不會太多?這樣是不是太不客氣了?大概是先前為整修拒馬河那邊的莊院,設計了好些圖紙,用了三天才拍板,仍有些意猶未盡,所以現在一看這貝子府的圖紙,便發泄出來了?
她連忙又重看了一遍回信,覺得還是先放兩天晾一晾吧,她需要冷靜一下。
不過端寧很快就來催了。因為桐英希望能盡快敲定圖紙,年前讓內務府的人給出最終圖則,過了年就開工,盡量爭取早日建完,好將婚禮放在新府里進行。所以淑寧若有意見,盡管提沒關系。
淑寧聽了這話后,臉略紅了一紅,便將先前寫的信結了尾,連圖紙一起交給哥哥還回去了。
臘月二十前,張保與佟氏帶著小兒子齊齊歸來,小劉氏母子也進了京,三房一家再度團聚了。今年可以說都是好消息,添丁加口不說,各處產業的入息也極理想。新投資的兩處鋪子,加起來有近三千兩的純利,與新買的田產相抵,還有剩余。淑寧的初衷已經實現,日后的收益,就可以拿來采買別的陪嫁物品了。
因此,三房上下是最高興的一家。
四房早已到成都上任去了,先前來過信,說是已經安頓了下來,雖然飲食上有些不慣,但日子過得還不錯。這點從他們送回京的年禮就可以看出來。
而大房,最近也有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