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合理調配勞動力,考慮人民幸福指數的情況下,現對勞動條例進行修改。
第一,公民每周工作時間由原有的五天八小時,共計四十小時,調整到最新的五天四小時共計二十小時,且禁止使用吃飯時間,休息時間為由拉長上班時間,打卡即開始計時。
超出時間需要支付三倍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的,由單位支付三倍工資,國家補貼三倍工資,對于違反規定的企業,人工智能判定完成后,會進行相應的處罰,嚴重的會進行行政拘留。
第二,任何企業,單位,個體戶,在進行招聘時,均必須強制使用城市智能簽訂勞動合同,薪資發放均需按正常納稅,人工智能防控任何偷稅漏稅。
第三,對于小微個體戶企業,可以享受為自己開工資進行納稅抵稅,傳統餐飲行業,食品行業和服務行業,享受營收百分之三的特惠稅收。
第四,對于收入困難的企業,可以向城市智能提交困難補貼申請,人工智能會根據最佳系統運算,為該企業分配合適的人員薪資補貼,最高可以補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本次調整,將在2031年正式施行。]
這消息剛出來,連黃泉都驚得不輕,因為這個計劃對于國民生態的沖擊太大了。
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將會多出一倍的人工費用,尤其是加班費嚴格控制的情況下,企業肯定寧愿雇傭三個人,也不愿意讓一個多加班。
對于個人來說,他們的收入將會直線下降,一個人想要高收入,甚至需要打兩份工,不過普通打工者卻沒人去反對。
“我的天,我以為之前的全面調薪,控制房價,已經是夠讓人感覺生活可期了,沒想到現在直接來了固定工時。”
“這下各大工廠智能使用機器人了吧?傳統行業倒是需要招人了,以后餐館得漲價了吧?”
“漲價啥啊,我估計以后餐館得招幾十人,一桌一個的伺候,拉面店都能招個十多個人。”
“樓上怎么說?一個拉面店十多個人,老板得虧死吧!”
就在所有人都在想,突然提高的人工成本,會不會造成更多小微企業支持不下去的時候,一個評論迅速被點贊置頂起來。
“你們這就傻了吧,沒看說收入困難的企業可以申請員工補助嗎?很明顯這就是安家費啊,現在閑置在家的人太多了,咱們又沒有養吃白飯的傳統,所以國家有意這樣。
只要你找工作,企業發不起工資就可以申請補助,至于你們說小微企業的老板怎么賺錢,嘿嘿,給自己開工資啊!
只要合理,就能抵稅,稅收不就是賺的錢?只要你把工資開到人工智能覺得合理的地步,你再養一堆人,發不起工資也有國家補貼,這不香?”
“臥槽,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國家的安排,果然都不是拍腦袋就來的。”
“這哥們是稅務的人吧?這些東西這么門清?”
全球老區這邊的反應還算好,畢竟多年以來的公信力,以及體制還有人工智能的鋪設,讓這項政策推行出來后,雖然有些不同的聲音,但好在還算壓得住。
剛剛歸納進來的新區就不行了,各種抗議勞動時間新法案的游行都在進行,對于這些,上面也只是默默的記著小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