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加更是為了感謝書友“悲風流火”在2019年12月22日所捐獻的400ml全血而加更。他還有兩章等待加更。
上午的大查房結束了。孫立恩并沒有從中學到什么特別的查房技巧或者規培技巧——在他看來,張教授今天的查房不光顯得有些太過平和,甚至沒有什么實際教學意義。
在心里冒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孫立恩一開始被自己的念頭嚇了一跳。他迅速分析了一下自己這個念頭的來源,并且希望找到讓自己感覺過于良好,甚至有些膨脹的源頭。
仔細琢磨了一陣后,孫立恩驚訝的發現……自己的感覺好像確實沒錯。今天的查房不光沒有解決什么問題,反而給參加查房的規培生們增加了不少疑問。
抱著這樣的疑問,孫立恩向張智甫教授提出了這個問題,“為什么不讓他們先上手參與治療,或者至少先就病人的情況問一問他們呢?”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這次分配過來的規培生里,兩個是規培第二年的,一個是第一年的。”張教授坐在座位上笑道,“他們大多數也就輪轉了幾個科室,對這些疾病的認知還太淺……”說到這里,張教授對孫立恩認真道,“你屬于特例,不能用你作為范例去要求其他規培醫生。”
“所以……”孫立恩想了想問道,“今天的查房算是開胃菜?”
“要對他們的診斷能力進行培養,常規方案肯定是不行的。”張教授點頭道,“咱們常規的規培計劃,主要是讓規培生對特定科室的常見治療內容有個熟悉的過程。這種規培計劃本質上是為他們以后進入其他科室工作而準備的。但他們并不一定會留在綜合診斷中心,也不可能全都留在中心里工作。那么,在這一兩個月的規培過程中,我們就得想辦法,教給他們診斷中心最核心的工作技巧。”
“這個技巧是……?”孫立恩好奇的問道。在他看來,綜合診斷中心最重要的工作核心,就是“遇事認真”。對病人的情況認真對待,對病情變化認真對待,對用藥檢查認真對待。他就是這么干的,同時也從中獲益匪淺。
“我認為,診斷的關鍵在于思考方式。”張教授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又指了指孫立恩的腦袋,“咱們兩個的診斷習慣和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抓住一切可疑的地方,抓住一切不合常理的地方,然后多問幾個為什么。”
“我們并不一定能找到病人身上所有的答案,但我們能夠盡可能的去嘗試找到正確的方向。”張教授笑著說道,“我認為,這就是診斷醫生的職業關鍵所在。竭盡全力,去審視每一條線索。”
孫立恩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真要說起來,張教授的說法,其實比孫立恩自己的看法更加廣博一些。并不是每一個醫生都能和孫立恩一樣,擁有這么縝密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可是被吳友謙老師和老東西的訓練庫訓練了整整一年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