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緊急時刻,想要聯系到患者家屬,并且請他們進行相關醫學決策授權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好在上級部門已經拉了應急響應機制,相應的授權甚至不需要周軍現在去找院辦要——他完全可以根據現場情況作出決斷,至于授權之類的之后補上就行。
“不能圖省事一切了之。”盡管這名患者的情況很嚴重,但周軍仍然沒有直接決定為他進行截肢術。“能治盡量治,能把血鉀水平降下來,那就降下來再說。”
哪怕是以切斷肢體以阻斷血鉀水平繼續上升為目的截肢術,也會造成患者血鉀上升——切開肌肉組織和結締組織,進行關節解脫術的時候,必然會傷及目前還算健康的組織。患者的血鉀水平還是會出現上升。
其他的東西都可以不管,但血鉀水平一定要降下來才行。
為了降低這名病人的血鉀,醫生們使用了很多手段。除了使用鈣劑拮抗血鉀對心肌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外,他們還使用了短效胰島素+葡萄糖的組合,利用胰島素促進葡萄糖轉化成糖原的過程,將鉀離子帶入細胞內——也就是所謂的“促進鉀向細胞內轉移”手段。
由于暫時不能確定這名患者在收到重壓后,腸道是否有穿孔現象,且患者意識不清難以配合,因此使用鈉型交換樹脂的方案沒辦法使用。而且為了防止腎臟被大量肌紅蛋白所堵塞,因此使用利尿劑排鉀的方案也被暫時叫停。
能夠拯救他性命的,只有透析儀了。
“按照這個血鉀水平,最少要透析兩個小時才能降低到正常水平。”負責急診透析的護士大概看了一下患者的血鉀水平,眉頭緊皺道,“一臺機器開到最大,也得兩個多小時才行。”
“那就上兩臺。”周軍對時間抓的很緊,“兩臺一起上,無論如何也要在一個小時內把他的血鉀降下來。”
短效胰島素和葡萄糖能夠降低一點血鉀水平,但是這種降低程度有限,而且維持的時間不會太長。用氯化鈣拮抗高血鉀的水平也有一定風險——推助過快也可能引起心律失常或者心臟停搏,畢竟鈣在肌肉工作中是負責放松肌肉的。心臟是個隨時需要舒張再收縮的器官,高血鈣和高血鉀雖然對肌肉的影響不同,但最終造成的結果都是一致的。
“如果兩臺機器一起上,倒是不用一個小時。”護士一邊在患者身上安裝著透析管道,一邊對周軍道,“血鉀清除的時候,我們一般會把血鉀降的更低一點,以防止撤機后出現的血鉀快速反彈。如果是著急要手術的話,可以考慮不撤管只關機——在手術過程中持續進行血透。”
“就這么辦。”醫生不可能掌握醫療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和技巧,在日常工作中,護士們不光是治療方案的執行者,同時也承擔著為醫生們提出建議和審核醫生治療方案的角色。周軍馬上就采納了這個治療方案,并且再次開出了新的治療方案——這次用的是預防術后感染的抗生素。
一臺又一臺血透儀被推進了搶救室,十六名傷者中,有七人血鉀水平大于7mmol/L,要不是知道他們是擠壓綜合征患者,周軍都要以為這幫人是準備集體自殺的了——自殺手段是口服氯化鉀溶液。而且還得是一口氣喝兩百毫升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