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是誰?這個問題讓孫立恩有些在意。
胸部有活動出血,這個因素直接把這臺開胸手術的難度提升到了三級。而會被陳天養和劉堂春同時稱為“小江”的這位江醫生,年齡肯定不會太大。
一位年齡不大的醫生,要厲害到什么程度,才能獨立完成甚至督導完成一臺三級手術啊?要么是個年齡不大,但是已經取得臨床博士學位且作為主治醫生工作了兩年以上的醫生。要么……干脆就是博士后學歷,從事副主任醫師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的牛人。
十八歲本科,完成八年制學業,在二十六歲畢業后直博再讀,二十八歲畢業。中間一點都不耽誤,三十歲倒是確實有可能成為低年資副高……但外科和內科不一樣,外科晉升是需要完成一定量的手術的。
無法完成足夠多例的手術,無法晉升。手術量夠了但是種類不夠,同樣也難以晉升。手術數量足夠,種類也夠了之后,還得有文章和其他評判標準——總而言之,外科的年輕副高比內科的年輕副高更難得。
不是罕見,而是難得。這個區別看似不大,但實際上天差地別。
孫立恩自己要是努力努力,在老劉手底下再讀個博士出來的話,三十二三歲混個副高一點壓力都沒有。畢竟文章多到可以拿出來砸人,四大神刊上刊登的論文一只手都數不過來,有這種資源的內科醫生天底下也沒幾個。
但要三十來歲馬上就副高,那從十八歲到三十歲的這十二年里,這位江醫生的人生一步都不能有差錯。不光不能有差錯,而且運氣還得特別好,自己平時工作還得特別認真負責而且拼命才行。
一臺胸外手術基本都在兩個小時左右,要在三十歲左右完成夠足夠數量的手術……孫立恩想到這里咽了口吐沫,心里唯一的念頭就是這位江醫生恐怕腿上都是靜脈曲張。
“行了,稍微等一下。”孫立恩的思緒快如閃電,等他琢磨完了之后,陳天養才掛掉電話對孫立恩道,“我給你抓了個副高過來。他做這個手術正合適。”
“咱們院里還有閑著的胸外科副高呢?”孫立恩聽到這里大喜過望,他可真沒想過這次的事情這么容易就能解決。
陳天養看了孫立恩一眼笑道,“你還真別說,要不是因為老劉在咱們院里當副院長,你想要抓個胸外的副高過來還真不容易。”
·
·
·
江言明,31歲。從本科到博士均畢業于滬市卿兮大學醫學部。17歲考上了卿兮大學之后,他就一直跟隨著自己的導師潛心研究著本專業的各種技術和手段。從大五實習開始上手胸腺瘤切除術,僅憑在胸外科輪轉的兩周,他就在導師的監督下完成了七臺一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