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生的最怕遇到的,大概就是曹建國這樣的病人。這些病人大部分不具有什么醫學知識甚至生物學知識儲備。而在這種病人想來,判斷自己疾病的重點主要是根據疾病名稱來的。什么“瘤”啊“癌”啊,那就可以回家躺著準備后事了。而其他的疾病則隨機抽取關鍵詞,然后通過結合生活經驗,對關鍵詞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這病好辦”的錯誤結論。
說簡單一些,就是這種患者習慣通過臆想來判斷某種自己完全不知道的東西。并且會非常執著的認為,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然后,不管醫生怎么解釋,他們都會堅持認為,“我沒病,你想騙我錢。”
不過好在,曹建國是曹嚴華的二叔。
侄子總不會騙叔叔嘛!
趁著曹嚴華醫生給自己叔叔惡補生物學知識的空檔,孫立恩迎來了一臉疲憊的帕斯卡爾博士。
“這個病人可能是個SSc。”孫立恩言簡意賅的說明了自己的判斷,然后讓開了電腦請帕斯卡爾博士坐下。“我想聽聽您的意見。”
帕斯卡爾博士看了一眼電腦熒幕上的食道鏡截圖,然后又捧起了曹建國的雙手看了一眼。“你的診斷沒問題。”
“那就好。”孫立恩點了點頭,在電腦上寫好了自己的診斷。看曹建國那邊的補課還沒結束,于是對帕斯卡爾博士問道,“最近……很忙?”
帕斯卡爾博士苦笑著點了點頭,“我覺得如果能把我的收入從固定金額改成分成制度的話,明年這個時候我就能在寧遠買房了。”
寧遠的房價可不算低,靠近第四中心醫院的地界,一平米怎么也得快四萬了。
孫立恩聞言一喜,老帕愿意在寧遠買房可是好事兒。這就說明他有在寧遠扎根的打算。老帕要真的能扎根下來,至少自己就不用擔心被宋院長剝皮填草了不是?他裝作關心的問道,“你去看房了么?決定買哪兒?”
“沒時間去看啊。”帕斯卡爾博士繼續苦笑著,不過從點頭變成了搖頭。“我妻子最近正在研究,她說附近有個新建的別墅區還不錯。至少有個院子能給帕妮和陶德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