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一些間接證據就進行高風險治療,這大概也就是吳友謙這種院長級別的大牛才敢做。人家見過的病人大概比孫立恩見過的姑娘還要多出個幾百倍。其他醫護人員也不會對吳院長的判斷提出什么反對意見。但孫立恩不行,哪怕他已經在院內有了些名氣,但畢竟還是個需要使用其他人處方權的規培醫。比起靠驚世駭俗搶出一點時間來治療,還不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檢查,然后用切實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診斷方案。這樣總比診斷時遇到其他醫生的反對意見,然后還得花時間說服對方來的穩妥。
花了好一段時間思考,結果發現自己根本沒辦法復制對方這種更加有效的做法。在明白了這個事實后,隨之而來的就是幾乎無法排解的郁悶和沮喪。孫立恩自己在沮喪的同時,也忽然有些了解徐有容、袁平安,甚至帕斯卡爾博士的想法了。
明明看見了一條路,可自己卻根本走不上去,原來是一件這么令人沮喪的事情。
·
·
·
“栓塞出血靜脈?”介入手術室里,幾個年紀不太大的醫生面面相覷,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了一下,然后搖頭道,“吳院長,這個手術難度太大,我們做不了。”
患者的情況已經在初步造影下得到了明確,侯慧英本人確實有胃潰瘍的癥狀,由于動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可以肯定出血的部位并非動脈,而是她的胃底靜脈。雖然常見的胃潰瘍出血,主要會引發的是動脈出血,但由于侯慧英的潰瘍部位較深,而且她還很可能患有肝硬化,因此侯慧英的胃出血,實際上是更麻煩的胃底靜脈出血。
而通過介入手術進行胃底靜脈止血,則比動脈介入栓塞胃十二指腸動脈的手術難度高出了兩個層次。首先,靜脈栓塞需要讓介入手術的主要介質導絲通過靜脈瓣,在不傷及靜脈瓣的情況下,經由肝臟、穿過門靜脈然后再向上進入胃底靜脈進行栓塞。實際手術中,光要讓導絲到達這個位置就已經困難重重了。而之后放置栓塞物就更麻煩。人體靜脈的寬度普遍要比動脈更粗。常規的鉑金圈要栓塞胃底靜脈難度極高,必須用明膠海綿顆粒輔助栓塞。
而四院的介入科……至少值班的二線醫生沒有這個能力。
“急診情況下要做這個手術,我們真的沒有把握。”四院的醫生別的都還好說,反正有宋院長在,為了治病救人只要手段和目的不出問題,他們什么都敢干。但膽大包天的前提是心細如發,目前值班的二線醫生必須明確向老院長提出困難,“如果等不及了,我可以上。其實胃底靜脈出血,用胃鏡套扎的效果不是也挺好么?”
“患者有DIC前兆,胃鏡套扎的止血強度不夠。”吳友謙院長當然知道胃鏡下套扎更簡單方便,但是患者已經出現了出血征兆,在這個條件下采取止血強度相對較低的套扎無異于飲鴆止渴。更何況嚴重出血和腎功能障礙這兩條,也是胃鏡下靜脈套扎術的禁忌癥。
“我已經打電話叫熊主任來了。他還有十分鐘就到。”手術室外,宋文按下了通話器,對著介入室內的眾人說道,“吳老師,先維持患者生命體征吧,熊主任很快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