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為了感謝書友“littlefat55”和書友“杏子貓咪”在2020年10月26日和2019年10月18日所捐獻的全血而加更。之后還有一章為“杏子貓咪”加更的章節。
沈夕和沈輕眉正在全力推進相關工作,而遠在云鶴,孫立恩則在忙著另一種工作。
“對對對,繼續吹!”孫立恩鼓勵著面前的患者努力吹著呼吸訓練器。老人家用呼吸機超過了二十天,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允許脫機了——但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患者參與呼吸的肌肉們重新適應自己的工作,醫生們會首先考慮讓患者通過呼吸訓練器,讓他們身體上參與呼吸工作的肌肉重新運動起來。
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而且需要患者的持續配合。因此,這位老人家目前每天脫離呼吸機大約四小時,中間需要間斷進行呼吸訓練。
這樣的工作原本應該是由護士們輔助進行的,但這位患者的情況又稍微有點不一樣。
黃明轉入北五區已經四天時間了,他的恢復速度稍微慢了一些。
人體吸收病變,并且再生創傷組織的過程需要時間,同時人體也會通過調節體溫來促進這個過程的發生。
而吸收熱這種事情,又難以和感染發熱直接區分開。畢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身就不太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高熱。如何區分感染發熱和吸收熱,就成了治療黃明以及其他患者們的一個重要關鍵節點。
孫立恩每天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區分一下這些患者們的具體情況,以確保他們的發熱是因為吸收病變而非感染再次進展。總之,工作的任務不重——只要狀態欄看一眼就行。但對于治療意義重大。
黃明艱難的又吹了幾次訓練器之后稍微停了一下,他用有些艱難的語氣說道,“能不能稍微休息一下?”
“可以的。”孫立恩點了點頭,“您休息個幾分鐘然后再開始練習就行。”
“幾……幾分鐘倒是不至于。”黃明又艱難的喘息了幾下,然后拿起了一旁的呼吸面罩使勁吸了兩口后才繼續道,“就是有點累,我稍微緩一下就行。”
黃明對于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甚至在孫立恩看來到了有些過分的地步。還在使用呼吸機,他就開始鍛煉腿部的肌肉,試圖讓自己能夠重新站起來了。
這樣的行為當然被醫生們再三制止,畢竟他現在呼吸都還不夠順暢,馬上開始進行腿部的肌肉鍛煉可能迅速增加他的機體需氧量。這樣的突然消耗增加,黃明原本已經回到了平衡水平線上的血氧飽和度可能還要再下降一截——這是很危險的。
“我帶著監護儀嘛,血氧飽和度下去了就停一停。”對于自己的行為,黃明一點認錯的念頭都沒有。他反而向醫生們展示起了自己的監護設備,“這玩意我已經用了好多次了,只要保證自己的數值高于93%就行了嘛。”
一個有鉆研精神的理工科出身的老人家是非常……難糊弄的。幾次勸說無效后,孫立恩只能無奈的和黃明達成了一個共識——他可以提前進行相關鍛煉,但前提條件是每天吃的飯的分量以及其他指標都必須符合醫生們的條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