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陸上城市,也包括空中城市,穿越野外,沒有交易場支撐的時間,出現連續幾個月是比較少見的。
因為地面上能到的城市,相對來說是最多的,陸地上的交易場也最多。
即便不是那種地理很好的地方,也可以建立維持一兩年,甚至幾個月的那種臨時交易場。
一旦到了海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單純海上的交易場,一般都要依賴小島來建立,所以數量注定不會多,交易場跟交易場之間,大多距離很遠。
也因此一次離開交易場的時候,飄在汪洋大海中的時間通常都會很長很長。
然后,蔬菜水果之類補充維生素的食物,就變得像淡水一樣的重要,對主糧的儲備數量要求也直線增加。
三個常規類型中,海上城市雖然能源消耗是最小的,但危險度排名第二,來自海底的攻擊有時候比來自海面和空中的更加麻煩。
危險度排第一的,自然是空中城市。
因為空中城市很難干得過靠近的巨獸,在空中目標又顯眼。如果遠程無法排除危機,一旦被靠近,就會比較慘了。
陸上城市才是危險度排最低的。
生活艱難和舒適度上,空中城市和陸上城市差不多,各有千秋,空中城市相對會更穩,極少有顛簸的。
海上城市就排在最后了。
顛簸之類比陸上城市也小很多,問題出在物資供給上。
陸上穿越荒漠之類的地方,雖然對陸上城市來說,也很郁悶,但那種地方雖然多,也并非全部都是。
海上就不同了,除了海岸線附近,一眼望去可全算是荒漠,這是由水構成的海之荒漠。
出去一趟,需要幾個月,半年,甚至一整年都會比較常見。
這是一出發,就會長期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
所以選擇海上城市的人是最少的,雖然最終存活下來的數量比空中城市多,但會選擇種下海上城市的人確實比較少。
這造成了海上城市數量不大。
然后帶來另一個問題,小島上的交易場城市數量少,新城市也少,種地換資源的那種城市也少。
因為廢土世界最大數量的陸上城市,不會去海島交易場。
事實上,空中城市也極少去孤立在汪洋大海中的海島交易場,在空中一次飛行距離過遠,風險也會加大。
空中城市也更喜歡待在陸上交易場。
所以,海島交易場通常以海上城市為主。
農場數量總是有限的,種主糧,還是種水果蔬菜,對一座海上城市來說,都是一件極為艱難的選擇。
何況,海上的金屬資源比較少,他們還需要大量魚類,主糧等必需品物資,來換金屬。
在鱷魚谷交易場那種地方,糧食和蔬菜水果的價格都還算可以,到了海上交易場就會翻上幾番。
陸上城市幾乎不會對主糧、蔬菜、水果類物資進入緊急管制狀態,大多只有淡水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