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尉,顧名思義,其職在“衛”,其職務是統轄衛士,衛護宮門內,擔的是宿衛之責。衛尉丞,是衛尉的丞,即衛尉的輔佐之職。
荀貞之所以表鐘繇轉任此職,目的很明顯了,即是要以此來加強對宮城警備力量的控制,加強對劉協的控制,保證當荀貞不在許縣的時候,任何一個對荀貞懷有敵意的外臣都不容易能夠私下求見到劉協,又即使求見到了,他們在鐘繇的眼皮子底下也萬難搞出什么事來。
——鐘繇本是黃門侍郎,對宮內的人物很熟悉,將他轉任此職,他亦是完全能夠勝任輔佐衛尉,宿衛劉協的此個重任的。
尚書仆射是尚書令的副手,位在諸尚書上,盡管此職不是尚書令,然此職權力之大小,以及是否管事,卻純粹是因人而異。如光武帝時的馮勤,“帝益以為能,尚書眾事,皆令總錄之”,遂“拜勤尚書仆射”。如今荀貞是錄尚書事,那么等於就是說,荀彧任了尚書仆射以后,他們兩兄弟就把尚書令夾在了中間,再加上荀彧本身乃是治政的大才,則當荀貞不在朝中的時候,尚書臺的權力會落在誰人之手,會是尚書令說了算,還是荀彧說了算,自亦就不必多言。
由此,有了荀彧出任此職,朝中政務方面的權力,荀貞也就可以放心了。
虎賁中郎將,此是袁紹、袁術兄弟先前任過的職務。此職管的是虎賁郎。虎賁郎是從前漢武帝時的期門郎轉化而來的,虎賁郎們的主要職責是“陛戟殿中”,亦即負責宮殿內部的安全保衛工作。虎賁中郎將作為虎賁郎的主官,其執掌也就不言而喻了。在各類的郎官里邊,虎賁郎是最親近皇帝者,是以虎賁中郎將此職於本朝也因而通常由外戚或皇帝的親信官員擔任。
皇甫酈雖非外戚,可他是皇甫嵩的從子,皇甫嵩對朝廷的忠心那是真正的天日可鑒,兼以皇甫酈將門出身,雖為士人,本身具有武勇,荀貞表他出任此職,相當合情合理。
表了皇甫酈出任虎賁中郎將后,對於劉協,荀貞基本就已形成了外、中、內三線的布局。外為司隸校尉部,其有掌管治安之權;中為衛尉丞,宿衛宮城;內為虎賁中郎將,值宿殿中。——還差了一個執金吾,執金吾主掌宮城外、京城之內的警衛工作,荀貞現下夾袋里沒有合適出任此職的人選,也就只能暫且罷了。不過話說回來,許縣還沒有正式定為都城,劉協等現尚都是在城外臨時起造的所謂“宮城”等區域居住,目前來說,其實也不需要執金吾,最重要的兩個警衛這塊兒的工作,正是負責宮城內和殿內警衛的衛尉、虎賁中郎將。
至於荀悅的入朝改任侍中,則自是為了接替轉任衛尉丞的鐘繇。
繼續在劉協身邊放一個自己人,以能時刻地掌握到劉協思想的動態,并在關鍵政策的決定上,對劉協作出足夠大的影響,這當然是必不可缺的。
——卻是說了,戲志才不是已經為侍中了么?又為何再把荀悅從人丞相的職位上,不遠千里地調到許縣,把他也又任為侍中?這是因為,戲志才雖現為侍中,可以他的才干,如果讓他整天跟在劉協的身邊,明顯是大材小用,且以戲志才的性格言之,他也受不了這個拘束,故而荀貞就把荀悅調了過來,任為侍中。
說來亦算有趣,戲志才年歲比荀悅,然比之荀悅,卻是老侍中,荀悅年歲長,卻是新侍中。新老不同,兩人的個性等也不同,比起戲志才,荀悅就非常適合侍中此任。
一則,荀悅從小好學,於今早是碩儒,乃荀氏族中當下最以學問而有名於外的一人,出任侍中是名至實歸,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二者,荀悅不是腐儒,他在政治上有他自己的見識,并且他的見識多與荀貞所見相同,他所寫的政論文集《申鑒》,於未完書之前,送給荀貞看時,荀貞就贊不絕口。《申鑒》現已完本,荀貞專門刊印了數百冊,分贈給了朝中的諸臣和他控制地域內的州郡的長吏們閱讀。
三來,荀悅的年齡在荀貞的族兄弟們中是年歲最長的,今年快五十歲了,穩重有度,從其性格方面講,把他放在劉協身邊,也是最適宜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