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笑道:“明公所慮,比忠周全。”同意了荀貞的意見。
宣康是幕府司馬,直接掌握著荀貞帳下的兵數、都在何處駐扎等等的具體情況,他說道:“衛將軍若是出兵五千,那我軍就需出一萬五千步騎。明公,這一萬五千步騎,不知公打算都從何處調來?兗州么?”
勤王功成以后,因為考慮到接下來用兵的重點是南陽和冀州,故在遣勤王主力還徐、兗的時候,荀貞把其中的大部分都遣駐到了兗州,一部駐在山陽郡,一部駐在陳留郡。
“只從兗州調兵不夠,我意自兗調萬人,自徐調五千人。”
宣康一邊想,一邊說道:“陳留鄰潁川,陳留的駐兵可以先不調,但是昌邑、徐州,特別是徐州的駐兵一旦往許縣調動,……明公,鐘公之所憂,確乎不可不慮啊。”
這話指的當然就是鐘繇方才“風聲走漏,袁術獲悉,就起不到出其不意,掩其不備的效果”此憂。
荀貞沒有立刻回答宣康,而是轉目坐在荀彧下邊的陳群,說道:“長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我且問你,足夠三萬兵馬吃用的兩個月糧秣,你多久能夠征集完畢?”
屯田盡管已在進行中,可是還未到收成之時,所以用兵的糧秣,還得從外地調。
打南陽這場戰役,荀貞估計順利的話,一個月能打下來,若有拖延,兩個月應該也就能打贏了,然所謂“料敵以寬”,尤其糧為一軍之膽,在糧秣的籌措上,因肯定就不能只籌措一個與、兩個月的糧,他決定按三個月的用糧來準備。
到許縣以今,荀貞前前后后已從兗州、徐州調運了一些糧食過來,加上勤王時從李傕、郭汜軍中繳獲到的那部分糧秣,現在許縣的儲糧已夠三萬兵馬一月之食,因再籌集兩月之糧即可。
陳群今雖換了新官,可他一直掌握著荀貞幕府的后勤輜重諸事,現下他還兼著此任,他略作忖思,回答說道:“自在兗州推行打壓豪強、大舉屯田等政措以來,兗州的局面已經穩定下來,民安其業,去年兗州各郡的收成都不錯,軍屯、民屯的收成也很好,若是只三萬兵兩月糧,無須從徐州調運,單只兗州州府所存就已綽綽有余,只要民夫征調到位,半個月內就能運到許縣。”
“半個月就能運到許縣,……加上民夫征調,亦即一個月內可以運到許縣,是不是?”
陳群說道:“是。”問荀貞,說道,“只是明公,運糧來許,定然聲勢不小,卻也有風聲走漏之虞啊。”
“許縣現有之儲糧,夠三萬兵一月之用,你只管把兗州糧秣的調集、以及民夫的征調盡快辦好,趕在一個月內運到許縣便可。”
陳群應道:“諾。”
等著荀貞解決了糧秣這個問題,宣康再度提出鐘繇的擔憂,說道:“明公,糧秣此事,雖可在開戰后,再從兗州運來,可是昌邑、徐州的萬余兵馬卻如何才能悄無聲息,不使袁術警覺地調到許縣?”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