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現在不是中尉,是太守了,已不再單管兵事,依照兩漢之制,郡吏的俸祿、郵傳的費用、對百姓的賑濟、郡縣曰常的財用,包括興造工事等各項開支都是從郡財政里出,這些事兒他都得負責,現今郡府庫里的存糧所存無幾,可以說能用的只有這三萬石糧,縱使郡里差不多一半的縣現均已被於毒盤踞,要想使這剩下的一半的縣運轉正常,只三萬石糧也遠遠不夠。
荀貞沒有當太守的經驗,之前在趙郡時,雖從劉衡那里學來了一些治郡的辦法,可那些辦法沒有一個能應對當下之形勢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眼下亦無計可施。
雖然沒有應對的辦法,可他并不露怯,表面上晏然自若,從容笑道:“玄德,當下之急,不是考慮用完了這些糧該怎么辦。”
“那是?”
“而是應該考慮有了這三萬石糧,我等能做出什么事來!”
“明公的意思是?”
荀貞展望堂外,遙觀藍天云起,說道:“而今於毒作亂,肆虐郡中,有了這三萬石糧,穩住郡兵和我的義從,我就可以平亂了。”
劉備勸諫說道:“明公剛罷逐了諸多郡府吏員,郡內不穩,此時用兵,恐非良機。”
“公達,你以為呢?”
荀攸答道:“玄德所言甚是,明公亦言‘攘外者,必先安內’:於今明公方展雷霆之威,驅逐郡府諸吏,府中五官掾并及諸曹曹掾之職大多懸置空缺,此府內未穩之時也;公初至而即大逐府吏,諸縣令長、丞尉難免震怖於下,此諸縣惶恐之時也;內外不安,外又有趙、梁、魏、王諸與公結怨之家窺視於側,莫測其意,若於此時大舉出兵,萬一變生肘腋之間,追悔莫及。”
“卿二人所懼者,是怕我大兵出縣,沒了鎮壓之力,郡中會生亂?”
劉備、荀攸答道:“正是。”
荀貞先殺趙然在郡兵里的心腹,接著驅逐梁、魏、王等郡府大吏,之所以到現在郡中尚無人生亂的唯一緣故,是因為他帶來了三千步騎,可如果他大舉出兵,沒了這三千步騎的鎮壓,那么趙然、郡丞李鵠等等眾人很可能就會趁機生事,或偽裝成賊寇作亂縣里,或干脆勾結於毒,這也就是荀攸說的“變生肘腋之間”,如果出現這種局面,荀貞的處境就危險了,輕則會受到朝廷的處罰,重則會被免職。
當然,荀貞也可以不派他的義從,改派郡兵擊賊,可他初來乍到,對郡兵沒有掌控之力,保不齊郡兵會在趙然等的挑唆下嘩變於陣前,郡兵一旦嘩變,依按漢家森嚴的軍法,就不是免職的問題了,是要被問罪下獄的,搞不好會被殺頭。
荀貞說道:“卿等所言固是,而今郡下諸縣的確惶恐不安,趙、梁、魏、王諸姓也的確窺伺在側,整體而言,郡中確然稱不上安穩,可於我看來,在五官掾等阿附趙忠家的郡吏被我盡數逐走后,至少郡府里如今已經是大勝往昔,算是安穩了,賴志才、公宰諸卿相助,趙郡借給我了三萬石糧,郡兵也可暫保安穩了,有此兩個安穩,固然不足以大兵出擊,可如果……。”
“如果什么?”
荀貞微微一笑,說道:“如果我不用大兵出境就能平定於毒之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