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的整個流程是:物資、貨物到郡,先由秦松點算完成,接著由袁綏登記入簿,現在還沒有開始屯田,這些物資在入簿后,暫先運到郡中的府庫里去,由郡中專人負責看管。
這些不提,在整個接收的過程中,江禽、何儀等人同時已經開始招募流民,荀攸等人也已經開始下到各縣,督辦田地的置換、區劃,一切都在有條不紊中進行。
卻說廣陵這邊,荀貞到任這才沒多久,嘴上說著“蕭規曹隨”,在郡中的政事上也確實沒有多插手,但不動聲色中,卻已經把屯田工作有聲有色、風風火火地搞起來了。
州府里,陶謙知道了糜竺借物資給荀貞的事情。
事實上,在糜竺開始借物資給荀貞之前,陶謙就聽到風聲了,還為此專門召見糜竺,旁敲側擊地問過,當時糜竺也沒隱瞞,實話實說。
陶謙挺不高興的,當時說了一句話,他說道:“卿有心為州中做事,這是好的,但卿為東海人,今為州從事,便是要為州中盡力,也當是以東海、州府為先,卻為何遠助廣陵?”
“竺非是助廣陵,而是為助明公,也是為助知交。”
“這話怎么說?”
“廣陵上計吏秦松秦文表,竺之知交也,廣陵有困難,文表專程造謁於我,述說求助,竺雖鄙人,亦知朋友之誼,故沒有推辭,因而答應,此是為助知交。”
“助我呢?”
“幸賴明公神威,徐州今得以安,然青、兗黃巾窺伺在側,彼眾何止十萬之數,實是不可不防,倘若彼等入境、再生賊亂,以明公之威,固不足懼,然兵不嫌多,竺聞廣陵太守荀君帳下頗有精卒,以竺愚見,如能得荀君合力,取勝或會更易。因是說:相助廣陵,鄙以為,實際上是在助明公。”
陶謙心中惱火,心道:“荀貞之仗著袁本初,仗著帳下有幾千人馬,到郡便殺了我的人,不肯再納糧給我,你助他、實際上是在助我?荒唐!”
雖是惱怒,但臉上卻沒有帶出怒色,非但沒帶出怒色,當晚,陶謙還留糜竺在府中吃了頓飯。
吃完這頓飯,出了州府,糜竺回顧夜色下的州府院落,心道:“秦文表所言不虛,方伯明是氣惱我相助廣陵,而卻還留我用飯,看來荀廣陵這個‘外友’找的倒是沒錯。……不過,我畢竟是州中從事,現今州中畢竟是方伯為大,荀廣陵卻是只可‘淡交’,不可‘深交’啊!”
淡交、深交,這說的是來往的密切程度。
荀貞、陶謙之間,糜竺認為,以荀貞為“外友”,借一借他的力量來鞏固自家的地位是可以的,但卻還是得以陶謙為重。
就像秦松說的,陶謙盡管知道這件事,不滿糜竺幫助荀貞,可卻也沒有辦法,只能充耳不聞,只當不知,卻的確是如秦松所說,不但沒有因此怪罪糜竺,反更加重視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