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當年的西鄉薔夫,而今已是徐州牧,杜襲、趙儼卻仍還沒有出仕。
荀彧說道:“惜乎元常從天子西行,不在潁川,不能相召。否則,如得元常來,徐州無憂矣!”
元常,便是鐘繇了。鐘繇跟著天子去了長安,現在朝中供職。
戲志才說道:“將軍昔在潁川,李宣頗為將軍揚名,且此人雖無高能,乃名公之后,亦有郡國才,今可召之。”
李宣是李膺的孫子,他的父親李瓚現為東平相。荀貞昔在潁川為郡督郵時,行郡北諸縣,誅暴除惡,威名大振,路經襄城,李宣在縣界處擁帚相迎,當時,戲志才、李博、宣康皆隨從在荀貞身邊,他三人與荀貞一起都為之而感到了驚喜,因為當年的荀貞名聲還未顯,李宣作為“天下楷模李元禮”的孫子,卻竟到縣界擁帚相迎,這顯是會對提振荀貞的名聲大有幫助。
之后,荀貞和李宣保持了較為密切的來往與聯系,直到現在,荀貞和李宣還常有信相通。
戲志才建議荀貞召李宣來,雖然說出了三個原因,但明顯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原因,那便是因為“李宣頗為將軍揚名”。如今荀貞執掌一州,可以報答李宣當年的相助了。通過這種報答,同時從側面也可再次為荀貞揚名,顯得他重情義,不忘微時對他有過幫助的人。
荀貞以為然,說道:“志才所言不錯。我與李君信常通,觀其信中意,頗有為國弭亂之志,正可延請入徐,使展其才。”
當下,荀貞與荀彧諸人商量,定下了一個潁川士人的名單。
便按照此名單上的潁川士人名字,或由荀貞親寫信,或由荀彧等分別寫信,信寫畢,封好印口,荀貞叫陳群負責備下禮物,然后便遣人去潁川分別聘請。
辦完了這件事,荀彧說道:“聘請吾郡士人來徐,固是應當,可將軍如今畢竟是徐州牧,也也不好一味只用本郡人,需得再聘請一些徐州本地的士人入府,方才不致州人生怨。”
荀貞笑道:“我不但要聘請徐州士人入府,我還要再聘請一些別州的士人入府!”
“噢?不知將軍都有意聘請何人?”
“彭城張子布,東城魯子敬、東莞徐季才,瑯琊諸葛瑾,此數人是我必要用之的。”
張子布,即張昭;魯子敬,便是魯肅;徐季才,是徐奕;諸葛瑾今年方十九,尚未得字,故荀貞呼其名。這幾個人,張昭、魯肅、徐奕是荀貞在廣陵時就聞知其名的,諸葛瑾的名聲雖還不顯,可荀貞前世卻知此人,且其弟便是諸葛亮,那么今既在徐州為牧,自不可不召。
荀彧等人聞了此數人之名,雖然不知諸葛瑾是誰,但張昭、魯肅、徐奕卻都是知道的。
張昭與趙昱、王朗齊名,三人是好朋友,陶謙曾察舉他為茂才,但被他拒絕了,陶謙認為他輕視自己,遂把他收押入獄,幸得趙昱傾身營救,他才被得以釋放。現居於彭城家中。
魯肅比張昭小得多,今年才二十出頭,他家中豪富,但他卻不治產業,反而大散財貨,摽賣田地,以賑窮弊結士為務,甚得鄉邑歡心。他家在下邳東城,離廣陵不遠,所以他年紀雖輕,可荀彧等人卻都聞聽過他的疏財結士的名聲。
徐奕家是東莞士族,此人峻厲重信,名聲頗高。荀彧等人亦曾聞之。
荀彧遂說道:“雖不知諸葛瑾何人,然張子布、魯子敬、徐季才,確皆州郡賢良,如得為用,可固徐州士心。”又說道,“魯子敬、徐季才倒也罷了,只不知張子布是否會應召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