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年少時好弓馬騎射,不修行檢,及從曹操征戰,一改舊態,自律嚴整,奉法守令,勤於操練,軍法嚴明,其所部兵士在曹操麾下稱得上精銳二字,亦因此故,曹操才放心地把聊城交給他駐扎、鎮守。
遠見曹操等至,曹仁忙趨前相迎。
曹操等與曹仁相見於道中。
曹操笑道:“子孝,卿一軍之主,自在營中待我就是,何必遠迎。”
250渤海與鄃相繼叛
曹仁戎裝在身,行以軍禮,禮畢,說道:“將軍北巡,仁以下屬,豈可不迎?”
曹操哈哈一笑,從坐騎上跳下來,朝曹仁擺了擺手,示意他近前,等他過來,兩人牽馬并行。
一邊往前走,曹操一邊問道:“近日營中軍心如何?”
聊城北接甘陵,東鄰濟北,甘陵現有叛軍季雍部,濟北黃巾勢大,是以曹操先問軍心。
曹仁部曲的骨干是他昔年結集於淮泗一帶的豫、徐少年,這些兵卒跟從他已有十來年了,從其麾下的時日既長,曹仁治兵又獎罰公正,因而,這些兵士俱皆忠心耿耿,現下雖是外有重壓,卻是無慮軍心之變,曹仁答道:“軍心甚穩,士氣如虹。”
“操練如何?”
“奉將軍令,隔日一操。”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扭臉向東邊濟北的方向望了眼,轉回頭,又問道:“濟北境內的青州黃巾近日可有異動?”
“日前聞彼輩嘗攻盧縣,而數日不克,已然撤圍。”
這條軍報曹操也知道。
盧縣是濟北國的國都,鮑信現下雖不在國中,可他在去州治之前就已把盧縣的防御軍務安排妥當,把郡兵里的精銳主力大多留在了縣內,并囤積了大量的糧秣、軍械,以此兵、資,固是不足以進擊,然以之守城,至少短期內還是綽綽有余的。
曹操牽馬步行,陳宮等也不好再騎馬,都也從坐騎上下來,跟從在曹操和曹仁的身后。
聽了曹仁的此話,陳宮說道:“濟北境內的黃巾雖眾,然而彼輩無根基,呼嘯成群,唯以抄掠為資,‘游賊’是也。鮑濟北不與之外斗,選用精銳,據守重地,以待其疲,此誠然上策。”
曹操以為然,頷首說道:“允誠文武兼資,智略之士。濟北郡小兵少,以此剿賊,必不足也,而憑允誠之能,固守盧縣不失,先避賊鋒,蓄力養銳,待取后勝,卻是不在話下。”
不論地域大小,只說轄城數目,兗州轄城最多的郡是陳留,轄十七縣,次為東郡,轄十五縣,再次為泰山,轄十二縣,再之后是濟陰轄十一縣、山陽轄十縣,任城最小,只有三縣,濟北和東平的地域大小相仿,轄縣數目一樣,都是五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