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邀請鄭玄的事情仍然交給李宣,當晚,荀貞召見陳褒、劉備、昌豨、孫康等人,再次把之前已經下達過給他們的調動軍令明確了一遍,然后於次日,留下徐卓在合鄉協調部署,自帶著張昭、李宣等人啟程返回州府。
徐卓年歲雖不大,品秩也不高,只有六百石,但一來他是荀貞的心腹,深得荀貞的信任,二來,他久從荀貞,於軍中的資歷不低,同陳褒等將又是同鄉,俱皆相熟,三來,他是幕府的從事中郎,本就掌著軍機,對軍隊這一塊兒非常熟悉,四來,他有足夠的能力,故此,把他留在合鄉,協調配合許仲、陳褒等的換防、調駐必是綽綽有余。
從合鄉出發,路經襄賁時,荀貞召來駐扎在此的趙云,把此前從他部下調出的一千五百步騎交還給他,在這里住了一宿,和趙云同榻共眠、夜話通宵,第二天,繼續行程。
襄賁到郯縣只有四五十里地,荀貞等輕車快騎,渡過沂水,未到入暮,即至郯下。
留守郯縣的荀彧等人俱在城外迎接。
許劭也在迎接的人中。
當年荀貞在汝南見許劭時,才二十出頭,如今八年過去了,荀貞已年過三旬,而許劭也過了四十,年已有四十三了。汝南許氏作為聞名天下的士族,其族世代二千石,許劭的從祖父許敬、許敬之子許訓、許訓之子許相都曾為三公,雖比不上袁氏的四世三公,卻也是顯赫名門。出身既高,許劭與其兄許虔又成名甚早,被稱為“平輿二龍”,后來他與其從兄許靖兩人的月旦評又是盛極一時,因而雖是遠從汝南前來徐州投奔荀貞的,許劭卻是不卑不亢。
荀貞一眼就看見了許劭,忙從馬上下來。
他徒步上前,至許劭面前,長揖行禮,笑道:“許公大駕光臨,郯縣蓬蓽生輝。只是公既來我州,緣何不在來前遣人告之與我?我也好請孫侯派精卒護送公來。”
許劭還禮,說道:“孫侯攻伐不休,哪里會有空遣兵卒護送我呢?”
荀貞心道:“聽許子將這話,對文臺似是頗有怨言。”不愿就著這個話題繼續往下說,乃笑道,“聞公大駕至,我在合鄉是一天也待不住,急匆匆地就趕回來了。”問在近前的荀彧,“文若,把許公安排在哪里住了?”又問許劭,“汝南雖與徐州接壤,而風俗略不同,尤以飲食頗有別,不知公來到徐州這幾天,在飲食上可還合口?”
許劭答道:“我攜來徐州的門客中有擅廚的,日常飲食都是由他們做的,倒是不覺有異。”
荀彧答道:“現暫請許公居於縣外莊中。”
荀貞略奇,心道:“我之所以建了一個梧桐里,正是為了安置居徐的別州士人。許子將來了徐州,文若卻為何不請他入住梧桐里,而卻把他安置在了縣外的莊中?”知此中必有隱情,只是人多,不好詢問荀彧,遂便不言此事,和荀彧、許劭等敘話片刻,一同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