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城中,進到州府,眾人相從荀貞登堂敘話。
是夜,荀貞熱情地宴請許劭。
因有宵禁之故,荀貞素來在守法上以身作則,所以當晚許劭沒有出城,在州府里住了一宿。
次日,荀貞親送他到縣外他現住的莊中。
許劭不是孤身一人來的,隨他到徐州的還有他的家人、部分族人和他養的一些門客。荀貞請許劭把他家人、族人中的親近者,以及他門客中的優秀者都叫了出來,親見之,言談甚歡。
直到傍晚,荀貞這才告辭離開。
回到州府,從荀貞送許劭的諸人如張昭等俱皆歸家,唯荀彧、荀攸等幾人留了下來。
荀貞對荀彧說道:“前日在城外初見許公時,聞卿說把許公安置在了城外的莊中居住,我還詫異,不知卿緣何不把許公請入梧桐里中安住,今乃知其故矣!”
荀彧也是無可奈何,說道:“跟從許公來郯的許氏家人、族人,乃至門客太多,梧桐里內的宅院雖不小,可要想安置下這么多的人,至少需得三處院落,是以,只好請許公居於城外了。”
荀攸說道:“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緣故。”
荀貞問道:“噢?什么緣故?”
荀攸說道:“許公來郯方數日,慕名而至、登門求評的士人就不下十余了,其中還有干脆投其門下,做一賓客的。許公家中這般熱鬧,如請他住入梧桐里,恐會擾里中別家的清凈。”
許劭的名氣太大,當年他和許靖的“月旦評”名聞遐邇,以擅品題人物著稱,與那時的大名士郭林宗、李膺齊名,“天下言拔士者,咸稱許、郭”,又把如能得到李膺的接待名為“登龍門”。二許的名聲之高,使得四方士人趨之若鶩,若能得到他兩人一字之贊,便“如龍之升”,而如果得到他兩人一字之貶,則竟“如墜於淵”。
是以,曹操微時,登門拜訪許劭,以希得其品評。
是以,荀貞微時,也同樣登門拜訪許劭,亦希得其品評。
當世薦舉征辟,首采名譽,名聲對一個士人而言之,不止關系到他本人在社會上的聲望,而起關系到他將來的仕途,名聲如果壞了,真可以說是生不如死。二許雖兩士人而已,卻儼然掌握住了一時之輿論,至乃可以言辭決人生死,影響朝廷用人,可謂山中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