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堂上,李通命令親兵,即刻召縣內和縣外鄉里各個豪強大姓的宗長,以及投附到他帳下那些百姓的族長們來見。
等到快傍晚時候,這些人陸續俱到,都來到了堂上。
李通就坐在這堂中主位之上,與他們說道:“孫文臺戰死,汝南將為呂布有矣!呂布在褒信、慎陽等地屠戮百姓、搶劫民間,種種惡行,君等都是知道的。汝南如果被呂布占領,我,自然是可以與荀公率部回入徐州的,但是君等在這里的日子,只怕就會不好過了!
“不過君等,也不必為此害怕,我給君等找了一個解決此一危局的辦法,那就是:我決定與孫郎合兵攻打褒信。只要褒信打下,則此危即能解矣!唯是我現在手上的兵馬不足,故而希望君等能夠幫我一幫。”
李通這個人,輕財好施、對待手底下的兵士和治下的百姓,從來都是有多少東西就分給他們多少東西,因此他深得治下之民的民心,這是其一。
呂布在褒信、慎陽等地,為了籌措軍糧,的確是濫殺無辜,把當地民間搶的是十室九空,種種慘狀,汝陰距離褒信、慎陽只是隔水相望,離得不遠,這些人也都有聞聽,甚至他們中就有人有親戚在那邊,因而對此是非常的清楚,這是其二。
兩個原因結合,李通這話剛剛說完,堂中這些當地豪強大姓的宗主、外來投附百姓的族長們,一個個便都踴躍起身,爭相表態,這個愿意把自己族中的青壯征集五十給李通,那個能夠征集百人給李通。還真的是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就得到了兩千余丁壯。
這兩千余丁壯雖是百姓,然如今亂世已久,雖為百姓,不少也是有參與過戰斗的,足可用之。
就在當天,李通遣人去給孫策回信,信中不但答應了孫策請求李通、荀愔相助的這個請求,而且把荀愔的計策告訴了孫策。
汝陰到平輿二百里里上下,送信的人快馬兼程,馬歇人不歇,把李通的回信送去到平輿,給了孫策之后,再返程回來,把孫策的答復呈給李通,總共也不過就是用了兩天多的時間。
孫策在答復中,先是感謝了李通和荀愔的相助,接著他欣然采納了荀愔的作戰計策,同時與李通、荀愔約定了攻打褒信的時間。
於是事不宜遲,就在這天下午,李通和荀愔兩人做了個分工,荀愔留下守汝陰,李通率部南下,準備渡水先去褒信城東埋伏。
而就在李通率部出城的時候,他兩天前派去給荀貞報信的信使已經向東,走到了下邳境內,又於同一時間,更早前被孫策派出去徐州送信的孔德,已經到了徐州的州治郯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