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諸將問公孫瓚,說道:“明公,緣何突然發笑?”
公孫瓚哈哈笑道:“我就說劉虞一個酸儒,他怎敢來與我戰?他有膽子來攻我城,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但我說他是個酸儒,卻是一點沒錯!哪有攻城打仗,竟然愛惜敵軍性命而不許用投石車的?咱們撤退之前,風起的時候,我那時就在想,劉虞一把火燒過來,咱們就算守,這城也是守不住,卻是真沒想到,他竟然還不許兵士放火!簡直迂腐至極。”
“明公,此我軍反敗求勝之機也。”左右諸將皆已明公孫瓚心意。
公孫瓚身邊的這些驕兵悍將,多是早年就跟著他在幽州邊地和烏桓等胡打仗的,后來又跟著公孫瓚在渤海、平原一帶大敗黃巾軍,一個個皆是身經百戰,剛開始只是被公孫瓚號稱十萬的兵馬給嚇唬到了,現在見劉虞部攻城不下,各自都鎮定下了心神。
於是諸將齊聲說道:“請明公下令!”
公孫瓚說道:“他劉虞愛惜百姓,不忍放火,那咱們就給他放一把火去!”
當下命令兵士就近搜撿柴火、雜草等物,放到車上,推之在前。
然后公孫瓚與諸將帶領兵士,隨於堆滿了雜草、干柴的車輛之后,返身而回,向城北殺去。
到了城北,劉虞部的陣地近處,兵士們把車上的雜草等物點起,公孫瓚又令騎兵、弓箭手放起火箭。車子往前推,撞入劉虞陣中,再加上火箭亂射,劉虞陣中頓時火起。熊熊大火,順風蔓延,卷起黑煙滾滾,不多時,就蔓延及了劉虞陣的大半。
公孫瓚及諸將趁機率騎沖馳。
守卒見到此狀,亦從城中殺出。
兩面夾擊。公孫瓚以區區不到兩千之眾,大破劉虞數萬之軍。
出發之時,信心百倍,轉眼之間便即落敗,劉虞在左右部將的簇擁之下,向北逃跑。
公孫瓚率部緊追不舍。
劉虞等殘兵敗將一路北逃,沿途不敢稍停,過了昌平,到至軍都,軍都此地距離薊縣七八十里地,逃到這里,后邊漸漸不聞公孫瓚部的追兵。
公孫瓚兵少,劉虞部下的那幾萬人到處亂竄,拖延了他們追擊的速度,故是沒能追上劉虞。
劉虞心神未定,慌里慌張,向左右從吏問策,說道:“未曾想公孫瓚放火燒我軍,因而落敗。眼下該如何是好?”
鮮於銀說道:“不如暫且北入居庸。到了居庸,傳檄烏桓等部,令他們遣騎來會,然后召聚潰卒,再把還沒有趕到薊縣的其余駐郡的屯田兵也都招過去,重振旗鼓,如此,可再進戰。”
居庸縣又在軍都的北邊,屬上谷郡,那里已經是幽州的北部邊界地帶了,再往北就是烏桓等等胡人諸部的放牧聚居所在。
劉虞聽了此策,便即從之,於是繼續北逃。
卻說公孫瓚在大敗劉虞之后,立刻遣騎去易縣等地,召集他的部隊趕來。
兩天之后,各部兵馬絡繹到薊縣,與公孫瓚會師。
公孫瓚率之,殺奔居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