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要從三年前,也即初平二年的四月說起。
那時董卓還沒有死,他裹挾天子,從洛陽到了長安。到長安以后,董卓為了對抗山東諸侯,就派人去招攬正作亂於三輔地界的馬騰、韓遂,希望他倆能夠與他一起對付山東諸侯。馬騰、韓遂見天下大亂,也正想依靠董卓起兵,於是便接受了董卓的招攬。
次年四月,董卓身死,李傕等人在賈詡的建議下,攻入長安,掌控住了朝廷,即拜韓遂為征西將軍,遣他回了他的老家涼州金城郡,拜馬騰為征西將軍,把他的駐兵地也安排在了他的家鄉,三輔之一的右扶風,叫他屯駐郿縣。
郿縣在長安西邊,距離長安約二百多里地,位處渭水北岸,此縣是董卓的封邑,董卓在這里筑了一個塢堡,塢堡的墻壁高厚七丈,與長安城的城墻高厚相埒,號稱萬歲塢,塢中廣聚珍寶,積聚的糧食夠三十年用。董卓自言,大業如成,則雄聚天下,如果不成,守此足以畢老。
使馬騰屯駐郿縣,算是對他的籠絡。
韓遂是涼州人,和李傕、郭汜、樊稠等是州里人;馬騰雖非涼州人,右扶風與涼州接壤,也算是半個老鄉,故而董卓雖死,但一則他們有這層老鄉或近似老鄉的關系,二來李傕給韓遂、馬騰任的官職都不低,而且韓遂、馬騰各得了不少好處,故而兩下一直以來,還算相安無事,——可這個相安無事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李傕需得滿足韓遂、馬騰的欲望。
卻就在今年二月的時候,馬騰私下有件事兒求李傕,然而李傕沒有答應他,馬騰於是便因此憤怒,就對外宣言,說他要舉兵攻長安,打李傕。
今天子聞之后,便趕緊派使者調解他倆。
卻奈何今天子雖然已加元服,親了政,手里無兵無將,馬騰、李傕又怎會把他當回事?
調解無用,沒人聽他的。
韓遂在金城郡聽說了這件事兒,這顯然是個插手朝政的大好機會,他麻利地帶兵趕了過去。
金城郡與長安間只隔了右扶風和涼州的漢陽郡,郿縣屬右扶風,與郿縣間更是只隔了一個漢陽郡,所以對於郿縣或長安發生的事情,韓遂的消息還是很靈通的。
卻韓遂、馬騰這兩個人,初平四年,他倆就攪在了一起,先是舉王國為帥,后又劫持閻忠,舉閻忠為帥,一直在三輔地區作亂,雖然不久后閻忠病死,馬騰、韓遂為了爭權,彼此便就反目,攻殺不已,但比起李傕、郭汜、樊稠等,他倆的關系,或者說利益關系,顯然還是要近一點,——畢竟李傕、郭汜、樊稠,他們之前都是董卓的部下,是一個早已成形的涼州軍閥集團,相對來講,馬騰、韓遂雖然也算或也是涼州人,可并不屬於他們這個集團,由是,打著勸和名義而來的韓遂,沒過多久就不再勸和了,和馬騰聯兵一處。
得了韓遂的相助,馬騰這邊聲勢大盛。
陳紀說道:“李傕諸賊驍悍,兵馬精良,若單只是因韓遂之助,馬騰、韓遂或還不會即便攻李傕等賊,而在這時,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范諸君愿為馬騰內應,於是馬騰、韓遂進兵,屯長平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