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客窺伺劉備神色,說道:“但若能得到鎮東相助,則殲滅閻柔、袁本初,就如反掌之易!伯圭當面與我說,當今英雄,能抗本初者,唯鎮東一人耳!并告訴於我,待到來日,擊敗袁本初后,冀州之地,伯圭愿與鎮東共分,伯圭只要接壤幽州的渤海、河間、中山三郡,冀州余下之諸郡國,悉歸鎮東!”
劉備皺了皺眉頭,說道:“此話謬矣!”
這客問道:“敢問玄德,哪里謬了?”
劉備說道:“幽州是王土,徐州是王土,冀州也是王土,來日縱敗本初,也只不過削平割據,還王土於天子也,大兄何來愿與鎮東共分冀州之地?”
這客干笑兩聲,說道:“是,是,是仆說錯了,伯圭其實并非此意。”又問劉備,“玄德,對伯圭此書之請,不知你究竟是何心意?不知君是否肯為伯圭進言,勸說鎮東?”
劉備沉吟了下,回答說道:“我現為潁川太守,無故不得擅自離郡,身往求見鎮東,轉說大兄此意,只怕是不好行之,這樣吧,我今天就修書一封,遣人面呈鎮東,君以為可否?”
這客到了潁川后,見到了劉備為佐徐榮取河南尹而備下的堆如山積的糧秣,也見到了徐榮駐軍的大營,并且聽說孫策也在汝南整兵,看架勢,潁川這里可能要打一場大戰,他猜測,也許是荀貞準備幫助孫策報孫堅被害之仇,將進討袁術,則於此時,劉備作為潁川太守,離開潁川往去郯縣,面見荀貞,顯亦是不可能的。
他能理解劉備的難處,便大喜應道:“好!君若能如此,最好不過!”
當天晚上,劉備置下酒宴,請來郡丞韓暨、叫來部將卓穎等作陪,熱情地款待他這位同學。
酒酣,劉備起身,舞劍於庭以助興。
劍光似雪,前刺后仰間,劉備的身影矯健如雷電。
席間眾人目不轉睛,盡皆細觀。
待劉備舞罷,韓暨贊道:“府君劍術,堪稱絕妙!”
客亦贊不絕口,說道:“玄德,數年不見,君之劍術,越發勝於往日!當日山中求學,我還能與君過上兩手,今夜觀君舞劍,我卻是甘拜下風,已望塵莫及矣!”
原本的時空中,后世有傳,說天下有五派劍法,其內有兩派是傳自漢末三國時期,這兩派的創始者,一個是馬超,另一個就是劉備。馬超的劍法叫做“出手法”,劉備的劍法叫做“顧應法”。“顧應”也者,左顧右應之意也,這或許是受民間流傳劉備善用雙股劍此說之影響,而把劉備當做了雙手劍法的始祖宗師,卻傳聞固有誤,然劉備武勇出眾,這一點卻是事實。
在荀貞帳下,論及武勇,劉備雖稱不上頭等,可比之陳褒等將,他卻是勝之的。
——也正是因為劉備不止仁義,并且有武勇,所以他也才能之前得到關羽、張飛這兩位萬人敵的追從,后又得到成定、石關這些勇士的服氣。這些且不必多提。
只說是夜飲宴,賓主盡歡。
這天晚上,劉備與這客同榻共被,抵足而眠。
次日,劉備修書一封,潛心腹吏趕去郯縣,呈交荀貞。
韓暨聞知了此事,來見劉備,私下問他,說道:“聞府君的那位同學,是受公孫伯圭所托,專門來請府君為伯圭說鎮東與伯圭結盟的,不知此事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