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簡單,我在給他的去書中,給他闡明了當下的形勢,告訴了他,‘而今實乃攻滅李樂諸賊的絕好時機’,王文都此人,我素知之,剛強之士也!他對李樂諸賊早就是忍無可忍,以前只是苦無時機,於下時機到了,他自然也就改變主意,肯與你我聯兵共擊李樂諸賊了。”
高干問道:“曹公,你是怎么說服他的?”
“一個,就是剛才我對你說的,現下李傕諸賊無暇旁顧,楊奉必難以如此前那般,得李傕增兵來救李樂等和西河諸賊;再一個,貞之所部已入據河南尹,接下來,即使李傕等賊打敗了馬騰、韓遂,他們轉過頭,首先要對付的也定是貞之所部,也就是說,只要能抓住眼前的此個絕好時機,把河東郡重新真正掌握在手,那么隨后,王文都也無須擔憂李傕、楊奉對河東郡的反攻,且他還能夠坐河東而觀兩虎斗,從中謀取利也。”
高干知道曹操有謀略,聽完曹操的這段話,卻是對曹操的謀略有了新的認識,越發佩服,兼起忌憚,翹起拇指,贊道:“高明!高明!公此說辭,高明至極!”
“我這亦不能算是說辭,都是實話。”
高干問道:“公言可行有二,王文都肯相助我軍是其一,其二呢?”
“其二,便差不多是我適才所言了!”
高干說道:“曹公是指楊奉?”
“不錯,之前不南下河東,我之顧忌在三點。一則,不熟河東情形;二來,楊奉與西河白波會馳援李樂諸賊;三者,弘農郡的段煨、楊定、張濟諸部也可能會馳援李樂諸賊。
“但是現下,前兩點已經無須多慮;弘農郡的段煨、楊定、張濟等部,如今也因為徐榮、程普的兵入洛陽,勢必亦難來援。既如此,我軍南下河東之敵,就只剩下了李樂等賊和西河白波諸賊,我又復有何懼哉!”
說到這里,曹操頓了下,目光炯炯,看著高干,把手掌往案一覆,笑道,“滅之,如反掌易!”
……
曹操與高干的這番對話,到現下為至,他兩人已是提到“楊奉”。
這楊奉是什么人?
楊奉是西河白波黃巾軍的渠帥之一,不過他已於此前投降朝廷,現在李傕帳下為將。
卻又盡管已然投降朝廷,可是楊奉與白波軍諸渠帥彼此間的聯系仍然非常緊密。
之前曹操進攻西河郡的白波軍時,楊奉就曾請了李傕的增兵,和李樂等相繼同往支援。
……
高干命侍吏把王邑的回書還給曹操,忖思多時,說道:“若得王文都相助,再如曹公所言,楊奉、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定、段煨、張濟等也許無力馳援河東諸賊,……曹公此南下河東策,或許能成!”
曹操笑道:“不是或許,是必然能成!卻只是此策如成,元才,我還有一事求君相助。”
高干問道:“是何事也?”
曹操說道:“元才你是知道的,我的兵馬本就不很多,前數月,先后與白波黃巾賊數戰,斬獲盡管不少,我部亦頗有傷亡,雖然近些時日,我招募到了些壯勇從軍,補充損失,但僅僅憑此破賊,兵力上還是頗為緊張,所以元才,你得借些兵馬與我才可。”
聞得曹操此言,高干下意識的伸手撫摸頷下胡須,說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