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固所說的李樂等聞知曹操入境后,必會因為輕視曹操,率部迎擊這話,不是無緣無故說出來的,卻是有其原委。他這番話暗指了曹操此前數次與白波黃巾交戰,卻皆無大功,沒有占得上風這段故事。那么曹操既然無非如此,李樂等人自認為河東郡是他們的地盤,曹操現而下又是以客軍的身份入境,最關鍵的,李樂諸將皆乏智謀,盡是恃勇好斗之徒,料來必然就會輕視曹操。如衛固推斷,十之八九,他們的確是會輕易地率部來迎擊曹操。
盡管被衛固暗指了自己此前數戰無功,曹操無有慚色,亦無怒容,笑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君之此策甚妙。”
衛固說道:“明將軍亦以為然么?”
曹操說道:“君之此策,正與我意相合!”頓了下,說道,“我給君之此策做個稍微的補充。”
“敢問明將軍,是何補充?”
曹操說道:“明天我會拔營,繼續南下,但我行軍的速度會放緩,此補充之一;行軍途中,我會故意叫各部行軍陣型散漫,此補充之二。”
衛固頓時了然曹操的意思,說道:“放緩行軍速度,是為給李樂諸賊足夠的集結、前來迎戰之時間;行軍陣型散漫,是為驕李樂諸賊,公之此二策大妙!”
曹操撫摸胡須,再度細細打量衛固,笑問道:“君現在河東郡府,任何職也?”
“蒙鄙主不以固寡陋,現任曹掾。”
曹操顧與帳中諸吏,說道:“屈才了!”回過臉來,笑與衛固說道,“以君之才,區區掾吏,焉可限之?待敗諸賊,我一定建議王公,論功行賞,對君加以拔擢。”
衛固起身下揖,說道:“多謝明將軍厚意。”
曹操下到堂中,親自把衛固扶起。
卻曹操身材不高,其貌不揚,衛固自以為雄杰之才,有輕俠之風,剛才初見曹操時,其實內心中是稱不上重視曹操的,以貌取人,畢竟是人之慣性,可就只這么簡短的與曹操對談數句過后,不知為何,也許是在聽明白了衛固“暗指”之意后,曹操卻能做到面不改色,也許是舉止言行間,曹操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與衛固類似的任俠做派,又也許曹操那兩個“補充”,表現出來的他的軍謀策略,在衛固心中,曹操的形象卻仿佛親近、高大了許多。
——這或許就是曹操與劉備盡管不同類,然性質相同的人格魅力。
衛固是王邑派來的代表,和曹操定下了此戰方策后,暫留在了曹操軍中。
王邑的從弟和那武吏趕回郡府,向王邑稟報,曹操已然同意里應外合此策這件事情。
……
王邑的從弟、那武吏間道潛行,回到郡治,把曹操的答復告訴了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