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問曹操,說道:“孟德,你說至遲明年春夏之交時,李傕諸輩就會與鎮東部爭奪河南尹。你的這個春夏之交,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曹操說道:“文都,這個判斷有何難作出?”
王邑說道:“是由何出?請公示之。”
曹操說道:“自四月至今,長安不雨,文都,百姓已然人食人!李傕諸輩與馬騰、韓遂雖縱兵劫掠地方,但百姓都人相食了,則他們又能從民間搶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多少糧食?糧秣既缺,這馬上就要入冬,一下雪,天氣冰寒,又冷又餓,士兵們能沒有怨言么?
“因此我判斷,最多等到明年開春,他兩方肯定就會有一方堅持不住,亦即,他們兩邊相持的局面最多會延續到明年春時。”
王邑說道:“公意是最晚明年春時,李傕諸輩與馬騰、韓遂兩邊,就會分出勝負。”
“不錯!仍是我方才說的,或馬騰、韓遂敗北,或他兩邊再度沆瀣一氣。”
王邑說道:“他兩邊分出勝負之后……?”
曹操說道:“李傕諸輩就會謀劃用兵河南尹。文都,所以我說,李傕諸輩至遲到明年春夏交時,便會進攻河南尹!”
王邑恍然大悟,對曹操的分析能力和才智愈發佩服了,說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文朗,公以為我言是否?”
邑說道:“公言極是!”面帶深憂,問曹操,說道,“如公所言,李傕諸輩會在明年春夏交時用兵河南尹,而用兵之前,彼輩又會先謀我河東,孟德,那算起來,也就是四五個月的時間了!我該如何應對,孟德可有教我?”
曹操說道:“欲保河東,非得有西河、太原兩郡為河東之后援不可,太原郡有我在,公不必擔心,待李傕、郭汜諸輩來犯河東的時候,我一定是會助公的。唯是西河郡那邊,久受賊害,吏民殘破,要想收拾,不太容易,但公此前曾為離石長,在西河很有聲望,如能得到公之相助,使我可以較快地把西河郡的白波黃巾余孽盡數消滅,那么等到李傕諸輩犯河東時,西河郡也就可以相助於公了。”問王邑,說道,“只是卻不知公,肯否相助於我?”
不但在相助河東,對抗李傕、郭汜、樊稠方面;河東、西河兩郡接壤,之間又無什么天險阻隔,西河如不得安寧,河東跟著也就會亂,也就是,在保證河東郡的安穩方面,客觀上也需要盡快地把西河郡穩定下來。於情於理,不管從哪方面講,曹操的請求王邑都必須答應。
王邑痛快應道:“但凡有我所能相助之處,孟德只管言來,我必盡力而為。”
曹操大喜說道:“好,好,有公相助,西河穩矣!就請公先書文一道給我,以安離石百姓。”
王邑就書寫了安民的文書一道,交給曹操。
曹操當天命人拿去離石,張榜於街,安撫當地士民。
王邑在離石縣任縣長時的故吏、認識的本地的豪族,王邑也各去書信,請他們協助曹操所部追剿白波殘軍,及供應糧秣、補充兵力等務。
且也無需多言。
……
曹操與王邑辭別,回到自己營中,兩人聯袂求見。
曹操喚之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