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貞展開袍袖,向旁一揮,撫案上佩劍,晏然說道“便十日后,於鴻門亭,取李傕、郭汜首級以獻天子,告海內州郡”
帳中的戲志才、郭嘉、宣康、程嘉、賈詡等等文士,孫策、徐榮、劉備等等戰將,齊齊起身,下拜應道“諾”
“伯符。”
“策在。”
荀貞說道“鴻門亭距鄭縣百里,不可等到會戰之日我軍才行,勞卿引軍萬人先發,擇良地駐營,候我率主力到。”
孫策凜然接令。
荀貞又令主簿陳儀,說道“為我去檄一道給孟德、王河東,煩他倆伺機進擾李、郭之后方。”
此令入耳,陳儀先是微微愕然,卻下邽縣之所在,其與鄭縣、鴻門亭隔渭水相對,處在鄭縣與鴻門亭之間,偏靠鄭縣的位置,換言之,也就是說曹操、王邑所部的位置現處在鴻門亭的側前方,他兩人如何能夠去擾李傕、郭汜的后方但旋即,陳儀就明白了荀貞此令之意。
命令曹操、王邑進擾李傕、郭汜后方,只是表面上的文章,荀貞給曹操去此檄令的真正用意,是向三輔諸多的勢力及海內現下應已把目光都投注過來的諸侯們宣示,此次勤王,乃是以他為主,曹操雖然也有密旨,并雖然打出了袁紹旗號,但不過是屬從罷了。
陳儀確有文采,當場寫就檄令,呈給荀貞觀看。
用詞、語氣皆合荀貞之意,荀貞滿意地點了點頭,令宣康落下他鎮東將軍的大印,不作延遲,即遣吏送去往渭水北岸、此際依然在下邽城西的曹操、王邑軍中。
提到曹操,不妨多說一句,楊奉接受了徐晃“扼住渭水南岸渡口,以防曹操自渭北入長安”的建議后,現正屯軍在長安東北五十里外、渭水與灞水的交匯之處。就在昨天,楊奉向荀貞請降的文書,被呈送到了荀貞營中,荀貞已然接受了他的請降。
會戰的地點和會戰的時間都已確定,是日,給李傕、郭汜的答復回書送走,荀貞一道道的軍令傳下,命令三軍秣馬厲兵。孫策還回本營,也命令部曲備戰,預備次日先出鄭縣。
忙了一天,直到夜后二更,荀貞方才回到住帳。
帳中香氣馥郁,鄒氏盛裝,伏拜帳門口,迎接荀貞。
“夫人怎么還是如此多禮軍中非其它所在,繁文縟節悉數可省。”荀貞把鄒氏扶起來,含笑與她說道。
鄒氏本是美人,燈下觀之,越發美艷,真如明珠生暈,牡丹欲滴,然其眉間卻有憂愁難藏。
荀貞關心地說道“怎么,夫人不高興么可是仆隸粗手粗腳,惹夫人不快了夫人請多忍耐幾日,我已與李、郭二賊定下,十日后會戰於鴻門亭。等此戰罷了,夫人就不必再多受軍旅之苦累了。”
鄒氏說道“將軍要與李郭於十天后會戰”
荀貞到席上坐下,示意鄒氏也過來坐,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不錯。”
“賤妾常聞李傕、郭汜勇健,其二人帳下兵,都是涼州悍卒,不知將軍此戰勝算多少”
荀貞倒也不拿大話哄她,說道“打仗,誰敢說一定打贏,不過這場仗勝算很大。”
鄒氏伏於荀貞席前,揚起艷麗的面孔,眉眼含憂,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