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相信了鐘繇的話。
但是相信鐘繇的話是一回事,荀貞拒絕不肯接受車騎的封拜原因到底是什么,這是另一回事。
他說道“鎮東的忠心,朕無疑可是鎮東不肯受拜,卻到底是為何故”
鐘繇說道“陛下,皇甫酈出奔以后,一直都在荀貞的左右,他對荀貞的所思應該是較為了解。荀貞為何拜辭不受,陛下何不召他前來一問”
被鐘繇此話提醒,劉協連連點頭,說道“卿若不提,朕卻是忘了此節。”便就傳令,召皇甫酈來見。
因為楊彪等公卿大臣有很多事想問皇甫酈,皇甫酈沒有跟著荀貞回去,而是留在了營中。
劉協的令旨下去,不到半個時辰,皇甫酈便即來至。
入到帳中,皇甫酈下拜行禮。
劉協說道“卿平身。”待皇甫酈站起,說道,“召卿來,是朕有一事不明,想問問卿。”
皇甫酈說道“臣敢問之,不知陛下何事不明”
劉協就把他搞不懂荀貞為何拒絕車騎將軍之封的疑惑道出,問皇甫酈,說道“朕不明者,是鎮東為何堅辭不受朝廷車騎之封”
皇甫酈說道“原來陛下是為此事疑惑。陛下,臣斗膽言之,臣以為,荀貞不愿受此封,不奇怪”
劉協說道“哦卿緣何這樣認為”
皇甫酈說道“”陛下,臣說句不該說的,若無荀貞率義師勤王,於鴻門亭大敗李傕、郭汜,李傕、郭汜二賊現尚猶在長安猖獗,肆虐朝中多虧荀貞,二賊今才落敗,倉皇遠竄,朝廷以安。若論荀貞此回勤王之功,實不世之功也臣愚見,大可按故司徒王允故事,對荀貞進行封賞,卻朝廷只封拜荀貞車騎將軍,此功大而酬小,不相宜也。”
劉協欲言又止,似有不好說之處。
鐘繇在旁邊替劉協來回答皇甫酈,說道“不瞞君說,封拜鎮東車騎將軍,此并非陛下之意。”
“哦那是誰人之意”
鐘繇說道“鎮東到長安之前,朝中公卿遵照圣上的令旨,專門會議了一次,討論該如何封賞鎮東,當時,亦有太仆韓公等如君適才所言,提議說宜按故司徒王允故事,封賞鎮東,拜司徒,錄尚書事等,圣上聞之,實頗意許也,唯太尉楊公不同意,乃因作罷,最終決定以車騎將軍封拜鎮東。”
皇甫酈其實已在方才打聽到了此事,但他故作不知,說道“圣上既已意準,卻不知楊公為何反對”
劉協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語。
丁沖回答說道“故司徒王允在誅董卓以前,已任司徒、守尚書令,則於誅董卓后,擢拜錄尚書事,使總攬朝政,此情理中事也,而荀貞現官不過鎮東將軍,拜車騎將軍,已是圣上垂恩超遷,厚加封賞,又何能與故司徒王允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