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戲志才所說,討伐袁術是劉協遷都后的第一仗,只能贏,不能輸,因此荀貞和戲志才等沒少就此討論。現在而言之,基本已經有了一個成形的方案。
這個方案基本就是迎陳登到許縣后,荀貞、戲志才他們在堂上議論時說的那一套,大致可總結為:用劉和等掣肘袁紹,以減輕外部的影響;離間呂布,以削弱袁術的實力。
荀貞猶豫了下,沒再把離間呂布這一策說出。
已經準備討伐袁術這一點,無須瞞住蔡瑁,但具體的討伐策略上,需要保密的還是保密為好。
見蔡瑁頗是心急,荀貞便笑著撫慰他,笑道:“德珪,你也不用太過著急,留袁術茍延殘喘一段時間,其實對咱們亦有利處。”
“還要利處?敢問明公,是何利處?”
荀貞說道:“袁公路所部,加上呂布所部,本已數萬眾,只靠南陽一郡和江夏半郡供給,已然是捉襟見肘,現又多出了郭汜部的萬余部曲,糧秣開銷直線上升,短日內也許還能支撐得住,但時間一長,肯定是連軍糧都不夠下發了。到那時候,袁術也好、郭汜和呂布也好,他們的部曲其豈能不懷怨意?則我軍於那時再做進擊,當就能更易取勝。這算不算一個利處?”
蔡瑁頻頻點頭,說道:“明公高明。”
荀貞嘆了口氣,說道:“唯是留袁術茍延殘喘,固對我軍將來討伐有利,卻要苦了南陽百姓。”
軍糧不夠的情況下,袁術一定會加大對民間的盤剝,南陽百姓的日子勢必會更加不好過。不過,遭受更多苦難的另一面是,民心也就會因是而更向朝廷,或者說更向荀貞。
蔡瑁說道:“明公一片憐民之心,南陽士民若是得知,必會對明公感恩戴德。”
說到這里,已告一段落,但荀貞看蔡瑁卻好像還有話想說,便問他,說道:“德珪,你似有未盡之言……。”笑道,“可是劉荊州還有什么話要你問我?你我故交,無須拘禮,有話就說。”
蔡瑁往堂外看了一看。
堂外夜色深深,寬敞的院中燈火通明,除了許褚等衛士持矛對排而立,并無其它人等。
蔡瑁轉回頭來,乃與荀貞說道:“明公,有一事,不知公知否?”
荀貞看他這般作態,料他要說之事定然隱秘,便把精神集中起來,問他道:“什么事?”
“明公,瑁聞長沙太守張羨,有意與衛將軍聯兵謀我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