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他退得早,兵員雖有損失,但是還有足夠的底氣繼續打。
他也想得很明白,大涼軍運用炸藥的手段雖然高明,但他總不能把所有的道路全都設下炸藥吧?
他們不正面追過去,靠著對道路的熟悉進行繞道!
為策萬全,他還拉下臉子,向友軍求助。
主力分兵南入有四支萬人隊,有一支萬人隊離自己不算遠,若有兩支萬人隊進行夾攻,看大涼軍能怎么伏擊。
他的算計不能說不高明,可惜整個戰場,大涼軍的探查手段比他們更加高明。
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追著大涼軍的隊伍走,等于被牽著鼻子走呀。
哪怕他們對于各處的道路再熟悉,大涼軍才是決定他們要往何處方向運動的根本。
再說了,正因為揚州的兵力太多,更不可能走一些羊腸小道,其實能讓揚州軍進行繞行的道路已經不多了。
大涼軍比他們更早地趕到這里,在各處要害位置提前布置了詭雷。現在甚至不需要臨時布置,只要想好引誘揚州軍前進的方向,提前運用好早已經布置好的詭雷即可。
揚州軍沒想這么深,他們在發現了大涼軍的行動之后,立即展開行動。
以揚州軍的想法,他們已經行動得這么快,大涼軍肯定來不及布置陷阱,只要能追上大涼軍與之近身交戰,靠著人數差都能碾死對方。
越是抱著這樣的心態,突然遭遇詭雷轟響之時,軍心就亂得越快。
沒有人想到大涼軍到底是何時在此埋伏,又是怎么算到了他們的進軍路線,不等大涼軍發起反擊,他們自己就爭先恐后地逃走,自相踐踏而死者,甚至比被炸藥炸死的人還多。
其實,這一戰大涼軍也贏得頗險。
他們確實通過掌握的主動權,將這一支揚州軍玩弄于鼓掌之間,但卻有些忽略了另外一支萬人隊,沒想到他們支援得如此果斷。
這邊的戰斗結束后不到兩個時辰,另一支萬人隊就趕到了。
假如這邊潰敗的揚州軍與大涼軍能纏戰一段時間,他們的夾擊之策說不定就成功了。
大涼軍提前通過探馬發現了危險,然后果斷撤走,讓他們撲了個空。
既兩支揚州軍的萬人隊已經暴露出了位置,那就完全成為大涼軍的獵物。
因為其中一支萬人隊已經被打殘,敵軍干脆兩軍合一,總共有一萬五千人,而另外的兩支萬人隊,因為急于過來支援,也暴露了位置。
大涼軍將這些關鍵信息上報易秋嫻,為大軍主力贏得了一次絕佳的殲滅戰機會。
徐凌風的探馬依然被壓制著,前線派出的萬人隊又抱有私心,沒有及時傳回南方戰情,讓他始終無法準確判斷敵軍主力是在北方大營對峙還是南方。
這使得易秋嫻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快速的兵力調派,同時大涼水軍也利用掌控的水道,發揮了關鍵作用。
喜歡陛下何故造反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陛下何故造反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