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肌肉、臂中肌、臂大肌、半腱肌、股二肌也開始全力繃住。
沒辦法了。
雖然現在這樣做,很可能過度繃緊,造成肌肉血液供血下降,但
這個時候已經到了臨界點的蘇神,根本不能再顧及什么“放松跑”,到了臨界點之后,別說什么“放松”,你能支撐下去,保持一個還比較科學的跑動姿勢,都已經是千難萬難,謝天謝地。
其后利用核心的繃緊,身軀更加穩定后,送髖也開始穩定。
在髓關節屈伸中,能夠參與運動的肌肉則有短肌、腓骨長肌、脛骨后肌、指長屈肌、三頭肌、四頭肌等肌肉。尤其是屈指肌群和屈足能夠確保運動員足踏肌正常舒張,提高運動的機動性,而半膜肌和半腱肌則能幫助運動員更快完成屈膝動作。
核心的加強提升,讓蘇神可以在這種時候,還能勉強控制住自己的肌肉。
甚至將剛剛已經開始漸漸散亂的跑動姿態,再次強行拉回了正軌上。
這讓一直盯著電視機蘇神跑動的趙昊煥,一下子眼睛閃動了下,道“穩定了”
是的,穩定住了。
然后就見繞髖關節的額狀軸作屈伸髖運動、繞失狀軸作內收外展運動、繞垂直軸作旋前旋后運動,一個沖刺區的最后送髖動作,漸漸回到了正規上。
但僅僅這樣,還不夠,博爾特跑得實在是太快了。
似乎在這個階段里面,他都不會感覺到什么疲憊。
他和蘇神的差距,還在拉開,并沒有停滯的意思。
看到這里,大家都知道尤塞恩博爾特肯定是第一了,甚至絕大部分人都是盯著第三道,想要知道博爾特是不是又要破掉世界紀錄。沒有人注意到第二道的蘇神,正在做著最后的努力。
其實跑到現在,蘇神的步頻已經不可能再提升上去了。
甚至已經開始比前面爆發的時候,明顯下滑。
這個時候,其實考驗的,就是運動員的生理控制能力。
換到跑步里面就是,你的步幅和步頻控制。
到了極限,你能不能還能穩住某一個。
最后除非你的耐力無敵,不然的話,其實步頻是最先開始穩不住的一個項目,那么比較容易一點的,就是步幅的控制,不讓其掉下去。這也就是為什么,大個子運動員后程都會相當的強勁,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條件比小個子要更好,所以可以在疲勞和cat供能越來越少后,依然保持一個不錯的步幅條件。
而小個子最后保持自己的基本步幅對拼,就進入了絕對的劣勢當中。
可是你要記住
也是有例外的。
步幅不是不能擴大。
只是要看看擴大后的步幅,你能不能掌控,能不能提升整體的速度。
比如湖凱比張培勐矮一截,但是他的步幅要比后者大得多。
比如蓋尹撐死穿鞋一米八,但是他比身高接近一米九的鮑威爾,途中跑的步幅還要更大。
這種例子,不是沒有。
所以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做到了。
這,就是蘇神這一次過來的突破之一。
除了純粹的速度和耐力跟著突破,這個最后的步幅控制,也是這一次的突破課題。
畢竟不要忘記了,蘇神現在的身高,已經是達到了一米八,雖然在短跑里面依然不是最黃金的身高環境,但是也已經是不算矮個跑將。那么,理論上他的步幅,就有了天然可以更強大的擴充優化空間。
這也是為什么蘇神堅信,自己這一世的后程,一定會大幅度提升的原因。
不僅僅是耐力潛能的進化,還有自己的天然步幅,也在擴大中。
兩者相加,必然可以突破原本的后程極限。
尤其是200米開始開發起來后,蘇神已經在沖刺區有了更多的余力去掌控自己的最后步幅段。
步長和步頻這兩個因素,對速度而言既是互相統一,又是互相矛盾的。只有使兩個因素得到統一時,跑速才能大幅度提高,進入自己的完美境地。技術原理指出,跑時較小的后蹬角度可以取得較大的水平速度,可縮短騰空時間有利于增加步長。
那么調整送髖技術,可以使支撐腿充分后伸,擺動腿和同側髖都充分前移,促使身體重心遠離支撐點,加大了支撐腿的工作距離,從而能夠減小后蹬角度“。其次這個送髖調整,還可以加大擺動腿前擺的速度和幅度,有利于大腿積極下壓使得拔地動作獲得較大的沖量,加快擺動人體前移的速度,以此支撐腿后蹬時充分向前送“髖”,使身體重心遠離支撐點,就能有效地增加后蹬距離,加大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