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煥驚訝的就是這里。
兩百米。
可是彎道。
是有彎道向心力的。
啟動就要切入彎道。
你這么搞,就不怕摔跤嗎?
這壓下去的重心……
太低了點。
這么低。
壓下去趙昊煥自己都不用嘗試。
肯定是一個摔跤。
絕對控制不住。
都是曲臂起跑。
趙昊煥認為不會有太多區別才對。
可惜。
區別大大的有。
不僅僅是蘇神已經是曲臂起跑2.0,還有就是……
嘭——
槍聲響起來。
起跑時,蘇神雙腳蹬地的力量強大而高效,這背后是牛頓第三定律的完美應用。
當他屈膝用力蹬踏起跑器時,腿部肌肉產生的收縮力通過足底傳遞至起跑器。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起跑器會給蘇神施加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這個反作用力成為了他起跑的直接動力來源之一。
因為在在實際的起跑過程中,蹬地力量的大小和方向對起跑效果有著關鍵影響。
通常情況下,起跑角,即腿部與地面的夾角,控制在40度到45度時,水平方向的分力能夠達到最優值,為起跑提供強大的助推力。
彎道的話還會稍微提一點。
無法做到這么好。
畢竟直線直接跑,雖然也要控制,那也比彎道好控制的多。
就像趙昊煥想著這樣。
如果起跑角過大,垂直方向的分力過大,會導致身體向上躍起過高,而水平方向的推進力不足,影響起跑的速度。
如果起跑角過小,雖然水平方向的分力相對較大,但腿部肌肉的發力效率會降低,也無法充分發揮蹬地的力量。
彎道尤其如此。
為了這個去賭,一不小心就是滿盤皆輸。
整個節奏都沒了。
100米雖然也要節奏。
可顯然對比200米。
這個吃節奏更多。
但蘇神這里,通過長期的訓練,已經能夠精準地控制彎道起跑角,使自己蹬地力量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為彎道起跑階段的加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把牛頓第三定律,在這里更好的展現。
曲臂協同爆發。
啟動。
在曲臂起跑過程中,蘇神的手臂擺動與腿部動作之間存在著高度的協同性。
手臂有力且節奏穩定的擺動,為身體提供了額外的強大動力。
從人體運動的協調性原理來看,當手臂向前擺動時,它會帶動上半身向前運動,增加身體的前傾趨勢,使重心進一步前移。
這種重心的移動通過身體的傳導,能夠輔助腿部更好地發力。
就像劃船時,手臂劃槳的動作帶動身體的前傾,從而使腿部能夠更有力地蹬踏船底,推動船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