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好說了。
反正上一世和這一世決賽都出現了這個問題。
卡特和大賽單項無緣。
現在看起來和大賽的金牌獎牌也無緣。
甚至這樣來看,他連大賽的獎牌都無緣了。
畢竟最大熱門出現了問題。
那別人沒有不抓機會的事情。
開什么玩笑?
最大的熱門出了問題,必須抓住機會啊。
如果能拿到金牌。
那簡直是賺翻了。
屬于是巨大的意外之喜。
贏麻。
在這種情況下。
有點類似于大邱博爾特直接出局。
當然他這里也沒出局。
可是在這么短的距離,想要調整上來再追上去。
反正卡特是做不到。
我去。
奪冠頭號熱門就這么無了?
趙昊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卡特又不是什么新人菜鳥。
就這么沒了嗎?
還真是。
就這么沒了。
這就是所謂的天上掉餡餅。
最強的人被ban了。
宛如去年的女子,200米最強的費利克斯,直接啟動沒多久就出局。
那這不算是天上掉餡餅嗎?
現在就看。
餡餅已經在天上了。
掉下來的時候誰能接得穩。
接不住,你就只能攔著別人吃大餐。
不給你機會。
理查德·基爾蒂前10米,他刻意壓低上體,背部與地面呈25度角,雙臂擺動幅度極小,肘關節始終保持70度夾角,像被軀干“牽引”著小幅前后擺動,這是為了減少上肢多余動作消耗的能量,將全部力量集中在下肢蹬地。
落地時他的腳掌落點精準控制在身體重心正前方15厘米處,每一步都讓身體順勢向前“滑”出,而非生硬地向下踩踏。
畢竟是原本時間線的冠軍。
只是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會突然殺出來。
15米后,基爾蒂開始逐步調整發力模式:蹬地時腳掌從“全前掌”過渡到“前掌外側先觸地”,利用足弓的彈性緩沖地面反作用力,再快速轉化為向前的推進力。
同時上體以每秒5度的幅度緩慢抬起,核心肌群像鋼索般緊繃,避免軀干晃動導致的力量分散,肩部始終保持水平,沒有出現單側傾斜。
25米至30米,他的雙臂擺動終于放開,肘關節開合角度擴大到110度,但擺動軌跡嚴格限制在身體兩側30厘米范圍內,避免橫向擺動浪費動力。
此時他的蹬地已從“后蹬為主”轉為“前蹬發力”,腳尖蹬離地面時會向前“蹭”出5厘米,將垂直方向的力量損耗降到最低,整個加速過程如同一輛逐漸提擋的賽車,每個階段的力量輸出都精準銜接。
理查德·基爾蒂,絕對是黑馬。
卡特掉鏈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