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用木鏟刁了一點放進嘴里嘗了嘗說道:“可以,這樣的白糖,城里的有錢人肯定趨之若鶩。至于價格,就定個底價,兩百文一斤,如果低于這個價格,那就不賣了!”嘴里這么說,但明心相信肯定不止兩百文。
“一次不但回本,而且還大賺,以后就都是凈賺!”明心想到這里,心情大好。
不過,很快明心就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安全和保密。
一想到這里,明心頓時說道:“這件事,得叫上師兄們一起,買糖和賣糖,都交給他們去做。”
明海和明思疑惑地看向明心,他們倒不是不愿意師兄們加入進來,而是還沒轉過念頭。反是明思的父親明白,讓兒子的師兄們去,別人就會以為是寺院所出,不敢動歪念頭。
明思的父親一番解釋,明海和明思終于明白了過來。
將白糖帶回寮房,當晚明心就找師兄們商量,這樣的好事他們當然愿意。
第二天完成寺里分派的任務之后,明心和五個師兄帶著十五斤白糖進城。
在街上轉了一圈,找了一個賣糖的大店鋪走進去。
一個伙計熱情地迎上來:“幾位小師傅要購買何物?”
明心擺了擺手說道:“你們掌柜在不在?我們有一樁買賣想跟他做。”
“我們掌柜在后面,幾位小師傅稍候,仆這就去請。”伙計說道。雖然他不認為幾個小和尚能有什么買賣,但對方畢竟是和尚,自然要稟報掌柜。
伙計往里面走,這時候賬房過來接過話,隱晦地打聽起是什么買賣來。
不一會兒,掌柜出來了,明識師兄一見,合十行禮道:“原來掌柜的是陳施主,小僧明識有禮。”
陳掌柜原本就帶著笑的臉上笑容更甚,眼睛都瞇縫了起來,合十還禮:“原來是明識師傅。”
既然認識,明心就更放心了,也不打算再出面討價還價。
事實也是如此,陳掌柜坑任何人也不會坑鎮國東禪寺的和尚。
明識師兄將裝著罐子的麻袋打開,揭開蓋子,陳掌柜一見,說道:“這是精鹽?”
“不是精鹽,這是白糖。”明識師兄解釋道。
陳掌柜用手拈了一點一嘗,是甜的,喜道:“真是糖!”
大明也有白色的糖,叫雪糖,但產量太少,所以才賣得貴。
“四百文一斤如何?”陳掌柜問道。
明識看向明心,他不知道這個價格合不合適。
明心本不打算開口,但現在陳掌柜給了這么高的價,顯然以為只有這一罐。但明心他們做的卻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期生意,再說,制白糖還需要紅糖,如果能出陳掌柜這里低價拿到,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