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那棵七兩的人參,被徐瑾萍成功以四百五十塊錢賣出去了。
而且,那人還另外挑了二斤四兩的,五斤三兩的,徐瑾萍都給了個優惠的價格,那人付了錢,樂呵呵拎著人參走了。
“行,還是你厲害,這嘴茬子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真趕勁兒。
你爸你媽都是悶葫蘆,不知道咋生出你這么個能說會道的孩子來。”
等人家走了,徐志琴忍不住狠狠夸了侄女一番。
這丫頭真的太厲害了,這一早晨沒閑著的說,跟誰都能聊的來,那些買貨的人聊著聊著就開開心心付錢拿貨走了。
徐瑾萍聽了卻忍不住嘆氣,跟誰學的?那是前世不得已練出來的。
有一段時間她當導游,各地帶團,什么樣的人都得打交道,也是那時候練的特別能說。
再后來她經營參茸生意,一年有好幾個月都在參市,接觸形形色色買貨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身份。
南方來抓貨的大老板、中間倒騰的二道販子、想要送禮的散客。
每種人想要的貨不一樣,就得有不同的應對方式,這都是經驗了。
她現在就像是滿級大號重新回到新手村,賣這點兒東西,真的沒難度,但凡有人來買,她總能讓人樂呵呵的把貨買走。
姑侄倆七點半到參市,還不到十點了,帶來的七八十斤人參,也只剩下幾棵半斤左右的。
“姑,走吧,趕緊回家幫忙刷水子去,明天再來,反正接下來咱得天天都上市場。
我估摸著家里那些棒槌也就刷個兩三天,正好把這些大貨都賣了,咱就抓了水子回去干活。”
剩下那幾棵不值當耽誤時間,還是趕緊回家吧。
姑侄兩個推著車子回家,進門就瞧見徐志彥跟蘇安英倆人坐在機器前面刷人參呢。
徐老太太畢竟歲數大了,不敢讓她上機器干活,不過老太太也沒閑著,幫忙上料、下料什么的,也挺忙。
“奶、爸媽,我們回來了。”徐瑾萍進門就大聲招呼。
那機器噪音挺大的,說話聲音小了,干活的人聽不清。
“呦,你們娘倆兒回來了?咋樣兒,棒槌賣的好不好?”
徐老太太掃了眼車子,發現麻袋空了,知道是都賣出去了,就是不知道價錢咋樣兒。
“挺好的,今早晨帶了五十斤三兩的,三十斤四兩的,還有那些大貨,現在就剩下幾棵半斤左右的了,一共賣了六千多呢。”
徐瑾萍拍了拍腰間鼓鼓囊囊的包兒,笑的別提多開心了。
“真的?哎呦我的天,可真是沒想到,這才多少貨啊,就賣了六千多?”
徐老太太一聽吃驚的瞪大了眼,她活了這么大歲數,還從來沒遇見過這樣的好事兒呢。
前些年起了參,還得往大隊里交任務,大的都交上去了,沒機會自家賣。
后來不交任務改收特產稅了吧,偏偏徐家那幾年棒槌不好,都爛在地里了,更別提什么大貨。
好歹這兩年稍微緩過勁兒來,可也沒有今年的人參長勢好,徐志彥也沒有徐瑾萍這樣活泛的腦子,當然賣不出這么多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