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是南朝時期的周興嗣編寫,據說是用王羲之作品中拓出的一千個不同的字所編成的文章。這篇文章構思精巧,最適合識字階段的學童記誦,即便是到了數百年之后的二十一世紀,千字文也是一再翻印出版,有著十分悠久的文化傳承。
不過有一件事卻讓李奈很在意,黑板上那幾句千字文的上方,還有一種曲里拐彎的符號,似乎是某種標注,但李奈卻一點看也不懂。
李奈又看了片刻,實在忍不住心中好奇,便輕輕碰了碰寧崎手臂,示意自己有話要說。三人離開教室窗邊一段距離之后,李奈才問道“在下看那千字文上方有一種奇怪符號,不知何解”
寧崎解釋道“那種符號叫做拼音,是為了讓這些學生們從一開始就養成統一的發音習慣。”
李奈皺眉道“統一發音習慣這有何用”
寧崎笑了笑,心道古人的意識的確還是差了一大截,耐心向李奈繼續解釋道“我中華地域遼闊,各地口音差異很大,比如瓊州島這個地方,就有若干種方言,連在這里土生土長的人也不見得都能聽懂,這樣交流溝通上就有很多不便。如果能夠從啟蒙教育的時候就讓孩子養成一樣的發音習慣,那以后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方便得多。語言和文字真正統一起來,對于國家來說也有很大的好處,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李奈恍然道“原來如此。用這北方的口音作為標準,想必也是海漢傳統”
李奈自己是說的廣東官話,與說普通話的穿越眾溝通起來倒也不算麻煩。這幾天相處下來,他當然能聽出這些海漢人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帶有一定的北方口音,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猜測。
寧崎點頭道“沒錯,在我們那一國,這種口音是標準官話,人人都是要學的。”
“甚好,甚好,這些娃娃長大之后,去北方趕考的時候也可省心得多。”賀強也捻著胡須贊嘆道。
寧崎笑而不語,穿越集團的教育機構可不是為了大明朝廷在培養人才,今后這里走出去的畢業生也絕對不會去參加明廷的科舉應試,賀強這番欣慰只怕是要落空了。
不過李奈接著所說的內容倒是把寧崎嚇了一跳“在下前幾年看到一本西洋傳教士所著的西字奇跡,里面既有漢字文章,又有西洋文的注釋,很像是貴方所使用的這種拼音符號。”
李奈所說的這本書,寧崎也略有耳聞,西字奇跡的作者便是著名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這本書在大約二十年之前出版于北京,其中便有用拉丁字母注音的漢字文章。當然了,利瑪竇所使用的拉丁字母注音方法跟漢語拼音完全是兩碼事,只是因為字母的原因看起來比較類似而已。不過李奈居然連這種書都看過,的確是出乎了寧崎的意料。
歷史上在利瑪竇之后,穿越者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法國傳教士金尼閣曾經在杭州也出了一本類似西字奇跡的著作,書名為西儒耳目資,這本書當中的注音方案是在利瑪竇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了更科學的更改,并且完全就是按照北京的口音來進行的設計,跟后世的漢語拼音已經有了很多相似的地方。
穿越集團所使用的漢語拼音方案,已經經過了后世近現代上百年的沉淀和不斷修訂,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參考,要在啟蒙教育中進行推廣并沒有什么難度。而且當那些本地居民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短時間內就已經開始學會了海漢首長們的說話口音,大多欣喜不已,原本還對海漢人辦的蒙學書院存有的那點疑慮也就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