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科說道“如果按陶總所說,未來的一年內有幾萬越南移民遷入三亞地區,那么越籍歸化民的數量搞不好會達到其他歸化民的七八倍之多,人口比例要是突然拉這么大,不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陶東來很敏銳地捕捉到馬力科這話隱含的意思“你的意思是說,關鍵還是要讓三亞地區的歸化民結構能保持平衡”
張廣愣愣地問道“都說了有幾萬越南人要遷進來,其他地方的移民又來得慢,那還怎么保持人口結構平衡”
“笨死了”趙曉若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張廣一眼“要保持三亞地區的人口結構平衡,直接限制進入這片地區的越南移民數量就行了”
“那多出的移民怎么辦”張廣還是沒理解這幾人到底在說什么。
“多出的移民可以安置到海南島的其他地方,以拓殖點的方式開發無人區。”此時陶東來腦子里已經形成了比較清晰的思路“鶯歌海、石碌,光是開發建設這兩個地方需要的人口就至少上萬,而且現在海南島西海岸有大片的沿海平原可以用來搞規模化的農業開發,莫說兩三萬人,就是二三十萬人也可以安置下去。”
“分配到這些地方去建立拓殖點的越南移民可以有計劃地進行篩選,按籍貫盡可能集中到一地,這樣就不會在安置初期出現排外或者地域歧視之類的問題。”馬力科也不失時機地補充道。
“只要保證三亞核心區域的社會穩定,外圍的拓殖開發地區可以作為次級單位來慢慢解決實際中出現的問題。”邱元也趕緊獻計獻策。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逐步完善了這個構想,不知不覺中似乎已經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不過張廣還是很不識趣地在這個時候給眾人澆了一盆冷水“前幾個月開發黑土港,現在籌劃鐵爐港,都已經讓上上下下所有人忙得雞飛狗跳的了,要是幾萬人在海南島上搞拓殖,實現起來恐怕不會是嘴巴上說說那么簡單吧”
一句話讓大伙兒從興奮狀態中立刻回到了現實,的確以穿越集團目前的綜合實力而言,要想在海南島上搞大規模拓殖和開發,實現起來的難度極大。開辟一個拓殖點的物資消耗實在太大了,如果僅計算北越移民的數量,未來每月兩千人的遷入數字足可以撐起一個與黑土港同等規模的拓殖點了,然而可惜的是,穿越集團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以每月一個的速度籌劃并興建新的拓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