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興帝派出官員出城與易申交涉,想要召易申入宮詳談,易申不知道如今京中是個什么情況,自然不肯去。她想讓安興帝到城頭上來交流,安興帝倒是沒意見,但文武百官不干。
公主手里有好幾門火炮呢,萬一一炮把皇帝打死了,他們的大安朝怎么辦公主繼位是可以的,但是放炮把先帝轟死的公主,是絕對不可以繼位的
雙方各執己見,無法妥協,陷入僵持之中。
但這僵持沒持續多久,很快便以一種匪夷所思的方式結束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京城內有人分別潛至九門,將九門守衛擒獲,并迅速大開城門,迎公主及義軍入京。
易申只帶了長寧三衛入京,讓其余兵馬在城外接應。
她覺得以她對安興帝的了解,現在還不到撕破臉的時候,所以她只帶了有入京資格的長寧三衛。
是夜京城之中,無數高官的府邸被義軍包圍,有人想拼死出門,皆被義軍拿俘獲,生死不明。
而易申帶領數百騎兵,砸開宮門,暢通無阻地進入了皇城。
天亮之時,皇宮被徹底包圍,百官都被困在家中,朝會的鐘聲敲響時,大殿之上一個官員都沒有,只有安興帝和幾個隨侍的太監。
易申身著甲胄走進大殿。殿外的武士早被人制服,沒有一個人敢阻攔她。
安興帝坐在御案之后的龍椅上,整座大殿空空蕩蕩的,只有秦公公和起居官仍舊跟在他身旁,幾個小太監戰戰兢兢地立在一旁,低垂著頭,生怕引起這至高無上的兩父女的注意。
安興帝微微抬起視線,目光透過十二道旒珠,落在身著易申金燦燦的甲胄上。
兩人都久久沒有說話。安興帝看著易申,易申也看著安興帝。
易申不知道安興帝現在在想什么推己及人,大概是對她很失望吧。不過易申不會后悔。她不想淪為辛家傳宗接代的工具,便不能坐視易建章登基。
而如果易建章不當皇帝,誰來當
輔郡王肯定不行,他當皇帝就等于易建章以后也是皇帝,易申還沒傻,她不會做這種無用功。
宗室里的其他人
笑死,大安朝的宗室里,除去輔郡王一家,還有公主和公主家眷,還有其他的活人嗎
與其讓其他的公主做皇帝,為什么她不自己坐上去呢想要不受制于人,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易申本也想過徐徐圖之,她能感受到安興帝對原身的寬容和喜愛,所以若非不得已,她也不想太過傷害他的慈父心腸。
只是她真的沒想到,她這邊想徐徐圖之,輔郡王那邊卻等不及了。
或許是因為她在海城一戰得了些好名聲吧,等她去往漠西與漠北之時,便遇上了輔郡王與北夷勾結后,引入大安境內的夷軍。這還不夠,他還編造鄭千戶通敵的“罪證”,意圖將她也一起拉下水。
易申不是抖一抖身子就往下掉舍利子的圣母,輔郡王都想要她的命了,她憑什么不去還擊是多活一世嫌命太長了嗎
只是這樣,她在面對安興帝的時候,難免有一絲絲的愧疚。她眼神飄忽,試圖避開安興帝難辨喜怒的目光。
不知過了多久,龍椅上的安興帝長嘆一聲,終于開口了。他的聲音充滿了疲憊與無奈“阿申,朕以前說把皇位傳給你,你不要。現在你又來搶怎么,搶過去的皇位,坐起來會比較舒服嗎”
易申
易申
安興帝本來要把皇位傳給原身她怎么不知道這種事情
易申懷疑地看著安興帝“那你下旨罵我一頓,還讓我趕緊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