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不是我推辭,我今年十六歲,按照現在的規矩論的話,其實都還沒成年,能化得了煞鎮得住邪嗎”
盡歡倒是不排斥“撞門關”這樣略帶迷信色彩的風俗,她覺得這些傳統風俗很有趣。
撞門關拜干大,也不過是父母親人,祈求孩子平安順遂長大的一種心愿。
相逢即是有緣,盡歡愿意成全這樣的心愿,但該說清楚的還是要說清楚,別為了一些細節的不符合,弄壞了大家祈福結緣的初衷。
男人還沒說話,老太太截過話頭,“小閨女,撞門關就是看緣分,撞上誰,誰就是干大,年齡大小其實無所謂,至于鎮邪化煞,我看你也”
“娘,您老可小聲點啊喂”男人壓低聲音,雖然近幾年破四舊沒有以前那么嚴格了,還是小心為妙。
老太太隨即就轉了話鋒,“行行行,不說了不說了,看把你給緊張的請你妹妹喝了這杯酒,禮就算是成了。”
“妹妹,請喝酒”男人把酒杯遞過來。
盡歡笑著說“喝酒先不忙,既然是撞門關,那怎么也得射箭去關煞才算是圓滿。”
“可是我們只拿了酒菜,沒準備得有弓箭。”年輕姑娘為難地說道。
盡歡假意在挎包里摸索了一圈,其實是從空間里拿出了一把精巧迷你的弓弩來。
“弓弩跟正經弓箭比起來,雖然差點意思,但威力不小,勉強拿他鎮邪化煞的工具。”
弓弩的箭“咻”一聲出去,箭頭釘在了幾十米開外的牌坊上,箭身和箭尾不停震顫,發出嗡嗡的聲響。
“妹妹,好箭啊”男人撫掌嘆道。
這話怎么聽著有點怪怪的,老太太說的果然沒錯,這人說話果然少根筋。
老太太一巴掌拍在兒子的后腦勺上,“不會說話就閉嘴還不還給你妹妹倒酒。”
男人撓頭嘿嘿一笑,“妹妹,我是粗人不會說話,你別見怪啊,還是喝酒吧。”
盡歡接過酒杯,一口抿掉里面的酒,酒水醇和芳冽,回味微甜,是劍南春。
劍南春在川酒中的地位雖不及五糧液,但也是川酒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那個年輕姑娘遞上了筷子,“妹妹,快吃口菜壓一壓”
盡歡吃完菜以為儀式就算完成了,可取名的時候,可把她給難住了。
誰讓盡歡是個起名廢呢
最后知道孩子的小名叫東東,就干脆趕時下的潮流,取了個“衛東”的名字。
這家人跟盡歡一樣,恰好也姓徐,要是老徐以后圖省事兒,直接用“徐衛東”當作大名。
徐衛東長大了,埋怨名字太大眾化的時候,也不是盡歡一個人背鍋呀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