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人
在葉青的心中,辛棄疾是屬于那種還可以搶救一下,能夠成為朋友,本身不失為一個光明磊落的俠義之人。
所以在面對辛棄疾時,葉青寧愿把自己當初情愿送出去的功勞,之所以沒能夠弄到手的原因,歸結到因為朱熹污蔑他一事兒上,從而使得自己兩年的辛苦出使,最后所有功勞付諸東流,由此讓辛棄疾在心理上產生一些內疚,并開始質疑朱熹的舉動。
當然,葉青也知道,想要讓辛棄疾這種上一世的直男一下子開竅,完完全全的從崇拜一個人的迷霧中頓悟,這遠遠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就能夠做到的。
如同上一世的追星族對待自己的愛豆一樣,在他們的心里,自己的愛豆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完美的人,需要的就是他們死心塌地的忠誠跟跟隨。
不論任何人說什么,或者是他們的愛豆做錯了什么,他們都會選擇諒解,甚至是主動的替他們的愛豆找出各種理由來,為他們的愛豆辯護。
在葉青看來,辛棄疾對于朱熹的崇拜,就如同上一世的追星族對待自己的愛豆一樣,所以如何讓辛棄疾脫粉,跟朱熹成為路人,葉青必然還需要下一番功夫,從而讓辛棄疾對朱熹充滿了失望,而后“回頭是岸”。
辛棄疾皺眉,一言不發的看著葉青,心中默默思索著葉青跟朱熹之間的沖突與恩怨,來到臨安也有兩年的時間,他對朱熹跟葉青之間的恩怨,多少有些了解。
兩人的相識還充滿了戲劇色彩,因為一本夢溪筆談而相識,但接下來葉青跟朱熹之間的關系則是急轉直下,除了范念徳一事兒外,便是那朱熹費勁了心血,都不曾復原成功的元佑渾天儀象,卻被葉青一次便復原成功,甚至比起當初蘇頌所制的元佑渾天儀象還要精致、進步了更多。
辛棄疾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朱熹嫉妒葉青復原元佑渾天儀象的原因,但他心中也很清楚,朱熹跟葉青交惡,源頭則是因為范念徳跟葉青之間的恩怨。
而究其根本原因,竟然只是因為一個小小的丫
鬟錦瑟。
“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葉青出使金、夏兩國近兩年的時間,而且還是在剛剛大婚不久之后。說服金國皇帝完顏雍免除了我大宋歲幣一事兒,前往夏國,參與了懲奸除惡我大宋叛臣任得敬一事兒,不到兩年的時間,兩件大功在身,當該是意氣風發的回臨安才對。但我葉青卻是無聲無息、無人知曉的回到臨安,而且還因朱熹無中生有的憑空猜測、誣陷栽贓從而聲名狼藉,成了一個謀殺范念徳的背后主謀以至我葉青兩年的功勞、苦勞全部付諸東流,試問辛侍郎,此事兒若是換成是你,你會怎么樣兒”葉青笑看著默不作聲的辛棄疾問道。
辛棄疾緊閉著嘴唇,凹陷的眼窩默默看著葉青,他自己也曾經身在軍伍,愁緒所致一首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而今葉青為朝廷立下如此大的功勞,雖然不曾生白發,但也不曾贏得生前身后名,歸其原因,只是因為朱熹的無端猜疑,甚至包括他自己自認為的,葉青乃是謀殺范念徳主使一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