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正人
當辛棄疾跟彭龜年走到皇城司的時候,恰巧聽到武判跟林光巢圍著朱熹,聽朱熹講他對歸正人的看法。
而在朱熹的話里話外,自然同樣是充滿了對歸正人的蔑視,特別是提及辛棄疾的時候,朱熹更是顯示出了他身為正統宋人高貴的一面。
在他看來,辛棄疾之所以不厭其煩的試圖巴結他、接近他,便是希望利用他的影響力跟天下人文人對他的信任,來為其正名、獲得文人士子對他的認可,從而消除大家對辛棄疾歸正人身份的不良印象。
畢竟,這個時代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名與利兩者顯然他們更在乎聲名一些,而辛棄疾這樣有著歸正人身份的投歸者,想要在南宋真正的混進文人墨客的圈子,成為一名真正的南宋人,如同一個名牌大學的學生想要畢業一樣,就必須有哪一個畢業證。
如今雖然沒有畢業證來證明其有足夠的資格,
能夠真正進入南宋文人的圈子,但以朱熹對南宋文人士子的影響力跟威望,只要他一句話,只要朱熹認可了辛棄疾的身份,那么辛棄疾就如同是名牌大學的學生畢業了一樣,找起工作來自然是能夠事半功倍。
“那他這么做難道就是為了消除他人對他的看法兒我雖然不是讀書人啊,大道理我也不懂,純屬瞎說,我覺得吧依我來看,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沒有必要去太多的在乎世俗的眼光吧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對朝廷是忠心耿耿,又何必在乎自己歸正人的身份呢”武判一腳踩在椅子邊緣上,一副完全跟讀書人不搭邊的形象,一手拿著酒杯說道。
朱熹看著武判莽夫的樣子笑了笑,緩緩夾起一口菜放進嘴中細嚼慢咽,而后放下筷子想了下道“非是老夫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這辛棄疾他接近老夫的目的,只是為了利用老夫為他說項,從而給他鋪平在仕途之上升遷的道路,掃清一切阻礙。歸正人能夠得到重用,也不過是當今圣上繼承皇位之后,在太上皇還是圣上的時候,歸正人可有幾個受到重視的
,為何”
“這我哪知道去你別這樣看著我,我又不是太上皇他老人家。”看著朱熹那望過來的眼神,琢磨了半天都沒有明白的武判,急忙放下酒杯心虛道。
“都說我朝自太祖皇帝起,便為我大宋朝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基調,此言雖然不虛,但你們難道不知道,當初太上皇率領朝廷迫不得已南下之后,曾經遭遇過什么”朱熹低聲問道。
武判跟林光巢相視一眼,幾乎是同時開口道“苗劉兵變”
“不錯,苗傅、劉正彥為清君側而逼迫太上皇禪位,此事兒對于太上皇來說。”朱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痛楚跟陰影,所以對于武將自然是更加的不信任。別忘了,苗傅、劉正彥二人可都是一路跟隨太上皇南下的,該是對太上皇忠心耿耿才對,但最后呢,還不是起了歹心”
“哦,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連一直在身邊的人太上皇都不能夠信任,何況是辛棄疾這種由北地投
歸的歸正人,自然是更不能多加信任了。”林光巢恍然大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