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棉的,都得要票,這一身豆綠色的嶄新棉衣,得他們一年的布票供應量。
兄弟兩互看了一眼,敏銳的察覺到薛阿姨對芽芽的偏愛。
蔣文英撈了兩塊又大又好的黃姜塞給芽芽:“這兩塊送去給李家,快上課去。”
確實得遲到,聶超勇趕緊進屋背起她跟芽芽的布袋書包。
兩個小的一走,蔣文英使喚二兒子去供銷社問問,現在黃姜一斤多少錢,走進屋后說:“等會走也帶一點走,城里不賣黃姜,那東西吃了對身體也好。”
薛愛蓮工作忙,芽芽去上學也就沒有再耽誤,也走了。
到了學校的芽芽等人才知道,河道要爆破,等他們回到村里,廣播已經通知過了。
廣播也說了只是以防萬一,爆破會導致水淹了村。
但剛才薛愛蓮卻在提醒老聶家,石頭村離河河道太近,雖然之前挖了個大坑分流,但上游現在也積攢了不少壓力,怕兜不住水。
對于種地的老百姓,就算自家的地被大水淹了,甚至是沖進了村里,只要不到一個辦法也沒有,他們都不愿意離開家。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在家千好萬好,出門萬事難,自己家里就是吃稀的,也比到別的地方吃干的強。
再說了,自家的地雖然淹了,但地里的菜也好,糧食也好,怎么著都能弄上一頓飽飯,到時候被疏散到安置點去,連鍋灶都不是自己的。
老太太更是認為破家值萬貫,只要家里的房子不塌,沒發生什么大災難,她就會一直堅守下去。
不了解農民思想的人恐怕會笑他們鼠目寸光,不顧大局,但只有真正了解植根在黑土地上,才能感同身受。
華國是傳統的耕地國家,農民和土地之間的依賴關系已經延續了幾千年,好不容易現在農民擁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生存的沃土和根基,不再陷入幾百年因為土地發生的的循環。
所以農民對土地的眷戀是刻在骨子里的。
聶衛平端來姜湯。
蔣文英邊喝邊跟老太太商量,村里不知道為啥沒得一點消息,但好歹知道了還能防一防。
現在最重要的是糧食。
拿黃泥做的糧倉不知道頂不頂得住,干脆搬到山上去藏好,要是沒事再搬下來,其他的鍋碗瓢盆都放在地窖里,上頭壓著能鎮得住的玩意,假設一時半會回不來或者爆破的河道沖擊了村子。
晚上晚飯時,芽芽不僅聽說了現在一斤黃姜賣給供銷社能賣一毛五,還聽說了河道爆破的事。
一吃完飯,老聶家上上下下就行動起來,把糧食放到板車上,一趟趟的朝山上拉。
為了拉糧食,連平時舍不得點的煤油燈都用上了。
“英子,半夜馱著糧食去哪去。”就貼著墻壁的鄰居問。
蔣文英歇了口氣,看著二兒子和三兒子合力把架子車推走,說:“我就怕河道爆破淹水,想先把一部分糧食運到山上去。”
鄰居也緊張了,問:“哪里得來的消息?隊長說的?”
蔣文英說:“我孩子們說的,他們都是讀書人,懂得多。”
她面不改色的提醒,“要不你們也試一試?”
大家,我都是早上發文,有時候審核的問題會缺章,發現章節連不上再等等就好。
喜歡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七零年代:天降福寶種田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