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九月,莘邇統軍過了黃河,順洮水而下,經武始郡而入隴西郡的地界。
兵至狄道縣,麴球在此迎接。
“道”,是前代秦朝時的一種行政單位,與“縣”同級,專用於胡夷等族聚居的地區,即所謂之“縣主蠻夷曰道”。狄道這個地方,原本是狄人所居,故得此名。
出自隴西大姓,在攻打冉興時立下了不小功勞,現於令狐曲帳下任職的李亮,其家就在狄道。
從麴球出鎮隴西開始,莘邇就與他沒有再見過面,掐指算來,已是一年有余。
甲械鮮明的萬余部隊,先騎兵,后步兵,輜重落在最后,沿著剛修繕不久的寬敞官道,在林立的旗幟和鼓吹的伴奏聲中魚貫前行。
接到前鋒將校的稟報,莘邇急忙馳馬,奔出中軍,行約數里,見到了候在路邊的麴球。
莘邇跳下馬來,快步近前,一把握住了麴球的手,細細地上下打量了好一會兒,笑道:“女生!這么久沒見,你沒什么變化啊。”
麴球笑道:“球少小從軍,久在戎旅,早就習慣了。”
莘邇朝身后招手,隨從他來的四五個騎士也都從馬上躍下,走了過來。
“來,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定西的鷹揚將軍、隴西太守,大敗蒲洛孤、蒲獾孫、茍雄,為國戍邊,使蒲秦半步不得入我邊界,威名可止秦兒啼哭的麴鳴宗!”
麴球忙不迭地謙虛說道:“前敗虜秦,實是上賴大王名德、將軍廟算,下因將士用命。不是我的功勞。‘可止嬰兒啼哭’的,那是柔然的胡將溫石蘭,球焉敢當之?”
北地諸國的眾多戰將中,也還真是只有溫石蘭有這個名號。
莘邇笑道:“溫石蘭,不也是你的手下敗將么?他能止小兒啼哭,你自然也能!”顧對跟上來的幾人,說道,“溫石蘭只能止一止小兒的啼哭,嚇唬孩子,算什么英雄?咱們的麴鷹揚,不僅能讓小兒不哭,還能嚇得溫石蘭痛哭。哈哈。”
眾人皆是大笑。
莘邇給麴球介紹,先指著兩個軍官,說道:“這兩位,我就不介紹了,你們都認識。”
這兩人,一個是禿發勃野,一個是羅蕩。
禿發勃野乃莘邇如今得用的將校之一,統帶著莘邇麾下兩支主力騎兵之一的鮮卑義從,與麴球卻是早就見過。
羅蕩,本是麴碩帳下的虎將,后因從令狐奉攻克王城谷陰的戰功,而被調到谷陰,現任麴爽帳下“王國三軍”中的中軍將軍,他是麴氏的舊將,與麴球更是相熟。
余下三人,莘邇給麴球一一介紹:“這位是驍騎將軍高君延曹;這位是太馬營的五部校尉之一曹惠;這位是我帳下的別部司馬安崇。”
這三個人,高延曹和安崇的個頭都很高,與麴球相仿,曹惠低些,長約七尺,但亦孔武有力。
三人與麴球對揖行禮。
麴球眼中異彩連連,流連於高延曹的身上,說道:“久聞驍騎大名,一向不得親近,今日乃得相見,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