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武都、陰平接壤的蜀郡共有三個。
分別是漢中、梓潼和汶山。
漢中郡在最東邊;梓潼郡(綿陽)在中間;汶山郡在最西邊。
其中,漢中主要是與武都接壤;梓潼、汶山主要是與陰平接壤。
三郡之中,莘邇已經定下先攻漢中。
這是因為,梓潼郡在三郡的中間,一旦有事,漢中、汶山皆能馳援,或會陷入苦戰,而且便是打下,東西兩邊都是敵人,也不利於守御和進一步的戰事;而汶山郡的位置太過偏西,無助於改善定西秦州部隊與蒲秦天水郡等地駐兵的攻守態勢。
從地理形勢上看,三郡之中,也是漢中最為要緊。
漢中郡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如能攻占此地,不僅會在短期內,極大地改善秦州的境況,并且放眼長遠,也會大大地有利於定西。
漢中郡的北及東北邊是蒲秦的扶風郡、始平郡和蒲秦的都城咸陽,之間以秦嶺為阻隔。
如果從蒲秦進攻漢中的話,首先面臨的就是山勢險要,橫亙達千余里的秦嶺山脈,可供選擇能夠通行大軍的行軍路線寥寥可數,只有子午道、褒斜道等幾條山谷間的通道而已。
前代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蜀中也有割據勢力,當時還沒有統一南北的成朝,數次進攻蜀中,皆因道路險阻,失利而還。
后被追謚為成武帝的,成朝實際上之開國天子,在一次攻打漢中不克以后,於很長的時間里,每回憶起那場戰爭,就會對臣屬感嘆,說:“南鄭好比天獄,中間的斜谷道就像是五百里的石穴。”褒斜道,北口叫斜,南口叫褒,斜谷道,即褒斜道北邊的一段。天獄,是兵法中對幾種險要地形的命名,“山中之高,謂之天柱。澤中之高,謂之地柱。高中之下,謂之天獄。下中之下,謂之地獄”。可見褒斜道易守難攻到了何等程度,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至於子午道,民間諺云:“山川險阻,黃金、子午”。黃金,說的是黃金谷,位處在漢中郡郡治南鄭的東邊百十里外;子午,講的就是子午道。
總而言之,由北邊進攻漢中郡,在漢中有備的情況下,那是難之又難。
但若從西邊的武都進攻的話,避開了秦嶺的大部分,雖也需要翻山越嶺,穿行山道,然而相比之下,卻是容易一些。
武都郡治城外的軍營,大帳。
莘邇笑對令狐曲說道:“我從隴西郡入武都郡以后,沿途觀察,注意到所經的縣、鄉里邊,被拆掉了不少塢堡,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少說也有三四十余之數。將軍把武都治理得不錯,不負錄事氾公、郎中令陳公諸人的舉薦。待我旋師回朝,我會上書朝廷,請求給將軍表彰。”
那些被拆掉的塢堡,大多是戎人大豪所筑,也有部分屬於本地的唐人豪強。
令狐曲到任秦州、武都以來,確是兢兢業業,殫精竭慮,一邊重用李亮等已經任職在其帳下的秦州大姓中人,一邊延攬當地的戎人酋豪、小率和唐人中的才勇之士,收買、分化、打擊,諸般舉措齊下,時至於今,武都郡內的冉興余孽、不臣戎率,基本已被他收拾得差不多了。
令狐曲身為建武將軍、督秦州三郡軍事、秦州刺史,領武都太守,論及官品、權勢,現在絕對算得上是定西上等的實權人物了,然在莘邇面前,卻甚是恭謹。
他謙退地答道:“曲德薄能劣,這些都不是下官的功勞,全是多虧李亮、馬輝諸君籌謀劃策,身先士卒,乃得破滅郡內塢堡總計一百三十七,斬俘奸猾反悖的戎酋、唐豪四十二。”
莘邇說道:“李亮、馬輝?”望向帳中的眾人,問道,“此二君可在坐中么?”
帳中坐了三十多人,除了隨從莘邇至此的文武官員以外,令狐曲的府中大吏亦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