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鄧文戰敗的經過,莘邇驚笑嘆道:“若螭虎者,真萬人敵也!”
不算帥才,也不算新冒頭的禿發勃野、王舒望、馬輝等將校,只說定西成名已久的大小戰將,如麴家系統的羅蕩、麴章、麴凜、邴播等;王城戍軍的曹斐等;西軍系統的索恭、張韶、隗斑等;以及現屬他帳下的北宮越、嚴襲等,莘邇都已見過,并且其中的不少都曾跟他打過仗,這些人各有其長,但如僅論單人作戰的勇力,至少目前看來,似乎當數高延曹了。
前天開始,下起了雨。
到漢中已有半月,這半個月的時間里,要么陰天,要么下雨,晴天的日子屈指可數。
前天下到今日的這場雨,起初與前幾場雨近似,毛毛細雨而已,但沒有很快就停,下至於今,反而越下越大,把遠近綿延不見盡頭的群山,淋得青蔥如洗,縱貫奔騰的幾條河水悉被灌滿。
烏沉沉的天色,逼臨南鄭城樓,雨落如川。
人遠觀之,不禁生黑云壓孤城、風雨成飄搖之感,數桿白色的蜀兵軍旗在陰云、大雨中,極其顯眼,它們被雨水浸透,無精打采地垂掛著。城頭上的積水,如同小股的瀑布一般,順著城墻四面大約數百個的垛口流下。這幾天定西兵攻城,在城垣上留下了斑斑的血漬。雨水將之澆落,刷到地上,與地面上的血流混合,或者淌向兩邊,或者流到百十步外的護城河中。
因為下雨的緣故,這三天,莘邇都沒有再發動對南鄭縣的進攻。
帳外一人進來。
到了帳內,這人把濕漉漉的蓑衣去掉,提在手里,抖了一抖,帳中的地毯登時濕了一片。侍衛趕緊接過蓑衣,拿去了外邊。雖是雨下而至,來人不忘捉羽扇一柄,可不就是唐艾。
唐艾第一眼瞧到了鄧文,接著瞅見了那十頭猴子和十個僚人男女。
“這是什么?”
莘邇把高延曹的報捷檄文遞給唐艾,說道:“螭虎送來的。”
唐艾看罷,說道:“沔陽被打下了?好啊。攻克南鄭的把握,又多了三分。”
莘邇聽出了他話里的意思,說道:“千里,你有破城之計了?”
“我適才在營外的土丘上,觀察了半晌南鄭城上、城內的情況。這場大雨,不但讓我軍沒法繼續攻城,也讓城里的守卒放松了戒備。我昨夜觀看天象,今晚的雨還會更大!明公,此正我軍克城之時!”
“夜觀天象”云云,兵家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個好的軍事領導人或者參謀,是必須要會觀察天象的。當然了,這個“觀察天象”,說的不是神神叨叨的那些東西,而是雨雪霧風。唐艾在此一方面,就是個高手。別的不講,只在漢中的這半個月,每次下雨,他都能通過頭天的天氣變化,而提前預測出來。莘邇對他的這項能力,還是很信得過的。
莘邇說道:“哦?”
聚精會神地等唐艾往下說,卻見唐艾蹲下身子,拿著羽扇,搗了搗關在籠里的那十頭金毛猴,搞得那猴子們齜牙咧嘴,裝兇扮狠,聽他笑道:“這十頭猴子,也能派上用場。”
莘邇說道:“千里,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何良策,快些道來罷!”
唐艾便把計謀說了。
莘邇聽過,琢磨稍頃,說道:“此策可行!”
……
時當下午,百余個騎兵押著鄧文出營,冒著大雨,繞著南鄭轉了一圈,向城中不斷地呼喊:“沔陽已為我所破,鄧文在此,爾等可來一看!”
城內的守卒不認識鄧文,但將校都認識鄧文。
聞訊,將校們忙登城下覷,發現那被五花大綁、捆著橫放馬上的,果是鄧文不假。
消息傳來,城中騷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