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黃明遠又向李子孝問道:“玄貞,棉大衣與毛衣儲備的量如何了?”
李子孝說道:“豐州現已制成軍衣九千件,等到今年的棉花下來預計可制作兩萬五千件,現已生產加厚毛制大衣三萬五千件,完全滿足豐州諸軍和輔兵、民夫的需求。”
黃明遠點點頭。
“雖然現在還在春末,但北地入冬早,估計漠北那里,也就是入了十月就要大降溫,雖然作戰計劃是在入冬前擊破突厥,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定要將冬衣備足,防止有可能出現的意外。人力不夠就去各處征調,這是豐州當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耽誤不得的。
玄貞,你們還有要多儲備出五萬件防寒衣物,以備其他各部使用,其他各部可未必會準備這么充分。”
“諾!”
非是黃明遠矯情,在北方冬天作戰,傷凍減員比戰斗減員還要多。當初二戰德軍號稱無敵于天下,不正是在莫斯科的嚴寒面前崩潰的嗎?誰知道會不會打到冬季。
黃明遠又補充了不少,幾人又一直商議到深夜才離開。
最后走的是李子孝和陳遠、鄭言慶三人,相較于其他人,這才是黃明遠的真正心腹。
黃明遠對眾人說道:“此戰之后,無論勝敗,我肯定是不會留在豐州的,你們要有心理準備。我走之后,豐州不能亂。言慶不比我,其出身、資歷、年齡影響太大,雖然有我全力支持,但現在想繼任總管的位置尚且難度很大,至于刺史的位置絕不可能,而玄貞也是這個問題,所以我才向圣人推薦了榮毗。榮毗這個人雖然耿直頑固,但卻是個愛民之人,能做事,至少可以延續豐州舊有的政策,保證我走之后豐州政壇的安定。”
幾人也明白黃明遠的意思,說到底他們這一群人受出身、年齡、資歷影響太大,無論是鄭言慶、李子孝都不可能擔任一州刺史,與其等到黃明遠卸任之后天子隨便安排一個不知底細的人,還不如推薦他們熟悉的榮毗來繼任。至少榮毗在人品上黃明遠是信得過的。
“玄貞,言慶,對于榮毗,在不觸犯豐州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要保持足夠的尊重,但也決不能讓榮毗傷害到豐州的發展,這個你們要有一個度。此戰之后,豐州會有一個大變動,會有一大批高層人員從豐州調走。我會盡量確保你們二人留下,到時候整個豐州的未來,我們能否有一個完整的家就全靠你們了。”
說完,黃明遠行了一禮。
李子孝和鄭言慶趕緊上前回禮,二人是豐州一系黃明遠之下文武第一人,保證整個集體的利益自當是責無旁貸的。
不過二人也知道會有黃明遠離開的這么一天,畢竟整個大同一系是維系于黃明遠一身的,只有黃明遠步步高升,整個大同一系才會走得更長遠。
對于鄭言慶和李子孝,黃明遠算是可以完全相信。不過黃明遠也不擔心豐州會脫手,畢竟整個豐州從無到有,都是自己一力打造的,在這里,自己就是他們的神。
之后幾天,黃明遠根本顧不到內院,全身心的投入到備戰之中,雖然人連軸轉,可黃明遠卻是充滿了興奮,精力似乎也旺盛了許多。